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以小博大益处多过犹不及把好度

  • 发布时间:2016-04-28 03:31:48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最小养分定律即木桶理论告诉我们,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有利于平衡大中微量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对作物吸收养分、抗病抗逆起到促进作用。如何掌握好中微量元素“以小博大”这个度?近期,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在大连举办第七届全国新型肥料学术研讨会,请来各方专家切磋交流,今天本版为大家展示其中部分观点。

  改善营养元素缺乏如何着手?

  营养和健康才是我们要关注的事情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张福锁

  土壤和作物中微量元素缺乏,不仅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而且可以通过食物链影响畜禽和人类的健康。实际上农作物微量元素的缺乏正是人体微量元素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譬如人体缺锌缺铁在很多情况下是因为食物过多依靠小麦、水稻等籽粒含锌铁量很低的农产品。一般每公斤粮食籽粒中锌含量达到40~60毫克才能基本满足人体需要,但目前小麦籽粒每公斤的锌含量只有10~30毫克,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由于锌是直接参与免疫功能的重要生命元素,因此白血球中的锌含量比红血球高25倍,缺锌可使儿童产生厌食、发育不良、智力低下等症状,中老年人则表现为视力减退、易患白内障及黄斑病等。锌营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缺铁可导致贫血症状的发生,尤以儿童及孕妇更为常见,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儿童的智力、行为以及对疾病的抵抗力。缺钙可使儿童骨骼变形,发育不良,老年人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缺镁容易引起痉挛等。

  土壤和作物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应该通过施肥来补充。土壤施用和叶面施用锌肥都有效果,如果两者结合效果更好。在尿素和复合肥中添加中微量元素是国际上常用的方法之一,但一方面要注意添加技术,以免固定和失效,另一方面要针对土壤和作物需要,以免浪费和造成毒害等问题出现。合理的中微量元素应用有助于提高氮磷钾养分的利用效率、提高作物抗病性和抗逆性,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做好中微量元素肥料,促进土壤、植物、动物和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未来要做的事情。

  耕地质量提升思路如何落地?

  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效提升地力

  全国农技中心土壤肥料质量监测处处长 李荣

  随着农业发展,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中微量元素肥料已到了大面积应用阶段。近年土壤养分失衡加剧,需要科学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我国耕地地力提升的总体思路首先是消减土壤障碍因子,阻遏地力退化。其次是提升基础地力,彰显水涨船高的地力增产效应。三是深入挖掘作物和农业投入品的新品种的潜力。四是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产量和环境效应需要同步进行。因此,2020年化肥使用零增长已成科学施肥工作的发展目标,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的养分结构需要趋于合理。

  具体来讲,东北地区需要阻遏水土流失、有机质下降态势,采取减氮、减磷、增钾措施,适当补锌、铁、钼等微量元素肥料。黄淮海地区需要适当增加有效耕层,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采取减氮、控磷、稳钾措施,适当补充硫、锌、铁、锰、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长江中下游地区需要阻遏土壤酸化,采取减氮、控磷、稳钾措施,适当配合施用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华南地区需要改良酸性土壤,采取减氮、稳磷、稳钾措施,适当配合施用钙、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西南地区需要改良酸性土壤,采取稳氮、调磷、补钾措施,适当配合施用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肥料。西北地区需要统筹水肥资源,以水定肥、以肥调水、水肥协调,稳氮、稳磷、调钾,配合施用锌、硼等中微量元素。东北西部、西北以及沿黄灌区等容易产生次生盐碱化,需要注意利用石膏等土壤调理剂,降低钠离子含量,减少盐碱危害。东北东部、胶东半岛土壤酸化势头较猛,需要注意利用石灰等土壤调理剂,降低因土壤酸化造成的次生危害。

  资源硬约束下如何减量增效?

  农业施肥转变方式呈现四大趋势

  全国农技中心技术促进处处长 马常宝

  我国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走“减用量、调结构、转方式”之路,施肥将呈现出四大趋势。

  一是化肥施用数量减量化。2015年农业部启动实施到2020年化肥用量零增长行动,通过“精、调、改、替”等措施,控制化肥用量增长,使我国化肥用量由快速增长向零增长过渡。这也是发达国家化肥施用发展的必经历程。

  二是化肥施用养分均衡化。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深入普及,“高效、绿色、生态、安全”施肥理念的日益盛行,肥料企业按照农业需求研发生产复合肥、作物专用肥等,同时消费者越来越关注产品品质和保健等功能,这些都推动化肥施用养分的均衡化。

  三是化肥施用品种差异化。破解农业生产中的耕地质量、肥料资源利用、农业生态环境等问题,需要打破当前肥料产品相对均质化的局面,生产出适应不同农业生产需求的差异性产品,未来我国肥料产品的发展必将走向“六化”,即专用化、复合化、功能化、水溶化、缓释化、根际化。

  四是化肥施用方法的轻简化。伴随着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农业生产组织化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将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理想格局。农业生产规模的适度扩大、农业的主业化、农民的职业化,加之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农业施肥方式必将逐步向集约规模化、施用机械化、社会服务化、全程管理化转变。

  补短板平衡施肥如何实现?

  高效农业离不开元素均衡调控技术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 沈兵

  中微量元素肥料同大量元素一样,对作物同等重要,不可替代。近年造成中微量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一是大量使用氮磷钾化肥、推广高产品种以及减少有机肥施用量,使土壤中的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不平衡日趋突出。二是由于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过量使用氮磷钾化肥,也影响了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如过量施用磷肥造成作物锌、铁、锰等元素缺乏,过量施用钾肥可造成作物缺镁等。三是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是造成中微量元素缺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高产优质品种大面积推广,土壤——作物系统中大量营养元素与中微量元素之间的失衡问题越来越明显,严重影响了作物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中微量元素的重要性现已引起农业科研者关注,2015年4月在第六届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学术年会上,本学会在山东济南市成立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研究院”,定义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科研内涵。本次第七届年会把中微量元素作为专题,是新型肥料委员会举办学术年会以来第一次为某一项目设立专场。

  作物中微量营养元素的缺乏,可以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和畜禽的健康。所以,合理使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既可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也可以达到增加人畜营养的目的,甚至可明显改善一些典型地方病的治疗效果。中微量元素营养调控现已成为现代高效集约化农业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