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强军路上超强军医

  • 发布时间:2016-04-19 01:30:4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军中典型

  从入校学医到治癌“大拿”,至今,解放军第81医院副院长、全军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已在医学道路上走过了近40个年头。

  他从赤脚医生起步,始终勤业精业,成就斐然,当选亚洲临床肿瘤学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主席,是首位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大会上作主题学术报告的中国专家。

  任职团级医院,始终胸怀全局,自强不息,主持制定国家肝癌和癌痛诊断治疗标准,率先探索建立军队恶性肿瘤疾病防控和规范化诊疗机制。

  领导的全军肿瘤中心始终把高尚医德作为行医准则,每年收治患者12000余例,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树起了新一代军队医务工作者的好样子。

  聚力创新勇攀医学高峰

  秦叔逵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是一名军医。在家人影响下,他进入军队医院成了一名军医,沿着父辈的足迹奋勇前行。

  1993年,由于表现突出,秦叔逵被提拔为科室主任。上任伊始,他没有因为“升官”而欢喜,而是面对科室现状陷入思考:本科以上医生仅1人,科研成果连年光头,诊疗手段远远落后业内水平。

  秦叔逵找到医院领导,立下军令状:5年打个翻身仗。他在科室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的口号后,确定了科室重点以消化道肿瘤为主,走中西医相结合的崭新之路。在院党委支持下,他率领科室咬定青山不放松。1994年,他率先将莪术等中药用于临床肿瘤;1996年,又把蟾蜍引入肝癌治疗方案;1998年,再次把薏米仁制剂应用于治疗胰腺癌……秦叔逵以其执着的追求,闯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路子。

  数十年来,秦叔逵创新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歇,从运用各类中药提取物治疗肝癌、胃癌、胰腺癌,到分子靶向药物“精准治疗”,取得一串闪耀成果。他领衔的全军肿瘤中心治愈率已接近1/3,好转率达69%,消化道肿瘤治疗已跃居国际领先水平。

  倾注真情守护人民健康

  “一定要跑在死神前面,像救火一样去救人。”这是秦叔逵的人生信条。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秦叔逵回到家里刚吃完晚饭,坐在电视机前准备收看新闻联播时,抢救的电话来了:一个患胰腺癌的病人消化道大出血。他火速赶到医院指挥抢救,3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拖了回来。秦叔逵不放心,一直在办公室等到11点多,才敢回家。没想到,凌晨一点半左右,急救的电话再次响起:另一名淋巴肿瘤患者服药后呕吐不止,且伴有咯血。秦叔逵二话不说,套上外套就飞奔出门外。进了诊室,又是一番检查、止血、输血,患者的病情才归于平稳。再次返回家中时,已是凌晨4点。

  有人说,医生看惯了生死,多无表情。秦叔逵不是,他深邃的眼睛里,始终透着一种对患者最深切的关爱。每周四上午是他的专家门诊,他常常要坐到下午上班时间,期间经常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他自己说得直白:“患者大老远赶来不容易,我少吃一顿饭,就有可能多接待两位。”

  秦叔逵说:“人民军医就要心系人民和官兵,该尽的责任必须尽到。”

  以德载医树立良好形象

  一次,一位老战友推荐的医药代表直接找到秦叔逵,开门见山要求秦叔逵在一次全国性的学术活动中重点推介某款新药,随后就拿出一张银行卡硬塞进他抽屉。秦叔逵大喝一声:“你这是干什么!我从不给药商代言!”说完,直接把卡甩出门外。

  秦叔逵从不拿药商一分钱,更不沾群众一点利。他总说:“红包这东西真收不得,收了就会给军队抹黑,给党减分。”患者沈某来自皖北农村,因胃癌住进肿瘤中心。一天傍晚,他悄悄走进秦叔逵办公室,掏出一个红包丢在桌子上就走。秦叔逵急忙拉住他,执意把红包退回。没想到沈某声泪俱下:“如果不收下,我就回家等死,不在这看了。”秦叔逵只好接下红包,随即安排人打进他的住院费。一个多月后,沈某病情好转出院,从收费处得知实情,特别找到秦叔逵,向这位好军医深深鞠了一躬。这些年,科室每年收到患者写来的感谢信上百封、锦旗80多面。

  军队改革大幕拉开后,医院一些人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但秦叔逵始终没有分心走神。在一次向党小组汇报思想时,他坦言:“身为党员干部,无论何种境遇,理想支撑主心骨,信念稳作压舱石,党叫干啥就干啥,让去哪里就去哪里。”

  去年底,秦叔逵不仅带领科室顺利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复审和全军专科中心复评,合作完成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课题还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