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7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德州放心农场因何让人放心?

  • 发布时间:2016-04-15 12:29:26  来源:济南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每天下午5点左右,从石家庄赶来的王永准时将车停在德州市陵城区的金穗丰家庭农场。约4个小时后,王永车上的5000多公斤蔬菜将运往石家庄。次日早市,这些蔬菜就会出现在石家庄市民们的菜篮中。去年,德州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定位为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为此,德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周边城市“放心农场”的重大战略部署,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管理,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个基地、一个农场种出放心农产品不难,可放大到一个市,要让农产品安全放心,怎样才能做到?近日,记者进行了探访。

  每个蔬菜大棚都有“生长档案”

  每年为京津供应400万吨农产品在禹城市鳌龙现代农业生态园,一筐筐新摘的番茄、辣椒颜色鲜艳。园区经理陈鑫自豪地说:“我们的菜在市场大家可是抢着要的!”“有什么特别?”记者问。“张挂黄板、施有机肥,绝对绿色放心!”陈鑫解释,“张挂黄板可以抑制害虫生长;施用有机肥,种出的菜口感好。”

  为让农业生产标准化,园区请专家、访大户,摸索出适合本地的技术标准。如今,鳌龙的500亩蔬菜大棚从种到收,都是按标准操作,每个棚都有“生长档案”。“我们这亩均收入能到一万五,全靠‘放心’品牌。”陈鑫自豪地说。

  像鳌龙这样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目前禹城已有8处。在他们带动下,草莓、葡萄、生猪等主要种养业,都有了自己的生产标准。

  园区有实力、有技术,普通农户怎么办?

  不少农民选择抱团。在房寺镇靳庄,326户村民加入了四季收蔬菜种植合作社,1500多亩地统一标准、统一经营,合作搞起了放心农业。

  “现在种西红柿,可不像以前随意,每一步都有规范。”菜农杨传军说的“规范”,是合作社的《番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从水源、投入品管控到日常管理,都写得明明白白。“不用激素,改用雄蜂授粉,咱种出的西红柿就是甜,1斤能多卖好几块钱。”杨传军说。

  去年以来,按照“有标贯标,无标制标”的原则,德州各县市区根据当地的农业发展特色,制定出生产标准。目前,德州市共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1处,面积13.3万亩;“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493个,认证面积640多万亩,占食用农产品产地总面积的65%以上。通过示范区建设,德州市现有省级示范区内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100%,省级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示范区的产品在满足出口的同时,促进内销农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出口水准,每年为京津市场提供400万吨高质量的农产品,起到了“同标同线、引领消费回流”的作用。

  施药、浇水全部记录在册

  全程化管控入市更严格

  放心农产品,标准化产出来,还要严格管出来。从田间到餐桌,如何全程实现有效监管?

  农资供应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王杲铺镇科协蔬菜研究所是平原县王杲铺镇的农资示范店,进入店内,并没有闻到刺鼻的农药味,各类告知、须知贴满墙,“农民来买农药,需要拿着村委会出具的证明,证明上要有购买农药种类和使用对象,一公斤以上的,还要到县农业局备案。”研究所农资经营部经理董烈宝说。

  生产管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环节。平原县坊子乡菜农王怀文种菜有十几年了,而去年10月,他的种菜程序里又多了一个登记环节。“现在在地里干活,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得写到记录本上,即便是打一次药,浇一次水,也要写到上面,农业局不定期来检查,如果发现我们的菜不合格,就不能卖到市场上。”平原县坊子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站长姜淑芹介绍说,辖区内50个村、1683个种植户的信息,我们都登记在册,包括姓名、身份证、种植品种和面积等信息,我们还派农技人员跟踪监管,指导种植户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

  农资使用、生产管理,都戴上了“紧箍咒”,而产品要想真正进入市场销售,还要再检验。在平原县前曹镇质监站,记者看到,生菜、西红柿等蔬菜样品被送到这里,技术员辛吉峰说:“每天各村的质量监管员都去采样,不管是大户还是散户,蔬菜随机抽样后送到这里检测。”

  而在齐河县晏城镇大杨村,村民杨科新每天都会到村里的蔬菜大棚对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摸底,向镇上备案。自从成为村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杨科新一有空就到村里的种植基地,和种植户讨论科学种植技术,聊安全谈政策。“种出安心菜就要从种的过程把好关,施肥用药一样都不能多。”杨科新告诉记者。

  为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2015年齐河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体系,县里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乡镇(街道)设立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每村选派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定期巡查和报告农药经营、使用等问题。

  据介绍,近年来,德州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检验体系,在136个乡镇全部配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8319个行政村配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农产品检测网络实现了全覆盖。

  农产品有了电子档案

  扫描二维码质量即可追溯

  为保证农产品安全,德州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蔬菜产品提档升级。

  “每件农产品都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知道产品的生产商、采摘时间、农药残留等信息。”夏津县米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经理告诉记者。

  去年9月,夏津特色产品展示馆推出德州市首个农产品二维码追溯系统,该系统采用国际先进的CTI技术,通过加密的防伪数据,赋予每一件商品一个ID身份码进行管理,提供二维码扫描查询通道,实现防伪识别的唯一性。“借助这个可追溯系统,我们把小米、香油、珍珠琪等特色农产品生产流程和质检等信息呈现给消费者,让农产品质量更透明、更有保障。”夏津县商务局局长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夏津特色馆已有100多种特色农产品可进行二维码追溯。

  在陵城区陵城镇五李蔬菜种植基地,记者拿出手机对着蔬菜上的二维码一扫,就可以查看蔬菜的生长、运输、销售过程。“我们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利用互联网实现有机蔬菜‘掌上追溯’。”五李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说。

  在齐河县,建起了齐河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种植基地及时上传播种、施肥、浇水、用药等生产记录,最终生成二维码并打印贴在产品包装上,从而确保齐河县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追究、质量有保障,实现放心消费。(本报记者 史春勇 通讯员 徐冬晓 田宝勇 实习生 管晓雪)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