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校地企联手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
- 发布时间:2016-04-11 09:30:4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四川省德阳市委组织部代表德阳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为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授牌“人才工作联系站”。该校成为德阳市今年授牌的10家单位中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将通过人才工作联系站引进和举荐以“工科”为主发展的领军人才,培养更多高端应用型人才反哺地方经济的发展。
同时,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与宝马汽车学院、华迪科技公司、四川华可公司等企业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将在合作中优势互补,推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事实上,这些仅是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建立校企、校地、校所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的缩影之一。
积极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
作为德阳市唯一一所以工学为主、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在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大力推进应用型院校建设,实现了成功转型。目前,学院有罗江、绵竹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06亩,校舍建筑面积31.6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1.3万余人。
学校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为载体带动整体发展,以四川省省级“高校重点特色专业”为依托,设有交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旅游学院、体育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食品与服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0个二级学院,53个本、专科专业,通过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动专业建设。
同时,学校以岗位和专业能力需求,强化专业技能培养;以岗位能力、社会能力需求,完善能力结构;以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注重文化素质提升,实现教学模式实践化。目前,学校承担了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项目“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工程”、四川省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改革试点”、四川省特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高集成度FPGA嵌入式系统研发实验室被批准为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项目,汽车实训中心获得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项目。已建立11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198个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多个各级各类培训基地,如四川省省级劳务培训基地、德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德阳市创业定点培训机构、德阳市创业人才培训基地、德阳市妇女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等。
此外,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始终把解决行业、企业技术难题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换,努力构建“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企业发展解决难题,为市民学习提供机会”的服务地方体系。近3年,学校承担多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其中省(部)级19项,市厅级7项,获得科研成果奖20项。2014-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率100%。
探索校地企产教融合新模式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的永恒主题和生命线。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尊重市场,整合资源,开放办学,积极探索校地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模式。
一方面,学校深入探索订单班项目、定向班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等教学改革项目,对接地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有创意、有创新价值、有产业化前景的科学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发明创造,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社会亟须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另一方面,学校牵头建立了由100余家单位和企业组成的四川现代服务职业教育联盟,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了满足企业对“基础厚、技能强、素质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的需求,学校引企进校,探索“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即校企一体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教学任务、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共同进行教学评价。开展订单班、定向班培养计划,由企业安排有岗位针对性的技能课程和企业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强化训练。
二是构建“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学校派教师到企业锻炼,企业为学校专业教师到现场实践搭建平台,加速教师素质提升;企业专家参与学校专业课教学,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生校内实践课教学,对到企业开展综合实习的学生予以指导,通过校企合作打造一支适应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师资队伍。
三是构建“一体化”的实习实训模式。学校通过实施认知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三段递进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和岗位技能培养高度融合,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水平。
四是校企共建实训基地。除学校自建实训基地外,还积极引进企业到校建实训室、实验室、工作室。现已有多家企业在校建设实训基地,为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设备设施和场所。建立了川工汽车大修厂、川工汽车检测中心、天远汽车销售中心等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去年10月,京东实训中心在学校正式落户,采用专业教学实训平台,开展真实的电子商务运营、网上支付、市场营销以及客户服务,同时结合企业人才培养及引进,促进学院在实训室建设、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教科研等各方面工作,实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企业实务与教学深度融合。
拓展国际化办学新路径
尽管地处西部内陆城市,但依托德阳市作为成都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优势,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紧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国际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2015年3月18日,四川工业科技学院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正式签订《中德(四川)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建设框架协议》《中德汽车学院合作执行协议》,双方将在汽车专业技术、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多个领域合作,共同培养高技术人才。
据悉,这是四川省内首个中德职业技能认证培训中心,将引入德国享誉世界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及先进制造、汽车维修、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培养一批具备“德国工业基因”的职业技术人才,助推德阳乃至四川省制造业转型升级。
其中,德方负责师资、技术、资质认证等智力支持及落实人员赴德培训、实习的承载企业;中方负责中心基础设施及设备等硬件配套。培训学员由德方颁发符合德国行业标准,适用于国内劳动就业市场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现已选送两批8人次教师前往德国西门子技术学院参加了培训并取得相关认证。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重在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培养兼具理论和实践功底的复合型人才。与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签署培训中心项目后,德方将有针对性地挑选一些知名德国企业,与学院共同研究制定汽车学院建设方案、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国际间校企合作新模式。
除与德国柏林职业教育集团合作外,学校还发起成立了四川烛光教育国际交流基金会,提供师生赴国外学习机会,培养国际视野和胸怀,引进国际教育资源,构建国际化教育理念和模式。学校教师车文萍通过层层选拔,被教育部选派为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在非洲加纳库玛理工大学任教。
在开展国际交换生项目方面,学校一方面吸引国外学生来校学习,另一方面不断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老挝的南塔省教育厅签订合作协议,每年提供全额奖学金招收老挝籍留学生,免费培养国际人才,现已招收3届老挝籍留学生在读,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规模和影响也逐年扩大。
来自老挝南塔省的留学生阿明说,能来中国学习很开心,家人也很支持。老挝现在有许多中国工厂,学会汉语并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后,将找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如今,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将继续坚持“以担当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才”的办学理念,以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目标,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增强办学实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地。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