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女子酒店遇袭冲击公众心理安全底线
- 发布时间:2016-04-07 08:03:3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 社论
很多时候公众安全感的丧失,并不是因为一个极端恶性的事件,而是在庸常的生活场所,在最不应该发生危险的地方遇到了危险,并且得不到公权力有效的救济。这或许才是今天舆论大声疾呼的原因所在。
4月5日晚,一则名为“和颐酒店女生遇袭”的文章刷爆社交网络。名为“弯弯_2016”的外地女子,连发多条微博,讲述自己在北京朝阳区和颐酒店遭受陌生男子强行拖拽的经历,并配上酒店监控视频。@平安北京回复称,正在核实。
从视频中看,场面恐怖,不要说是一个弱女子,换做其他人也一样会感到害怕。周边的一切全然陌生、冷漠,而外来暴力又如此强横,彼岸在哪里?
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免于恐惧、暴力的自由,这是一个公民的天然权利,不能因为任何理由和借口被剥夺。在公共场所,在商旅酒店,这种权利诉求更应该得到保障。
这一事件之所以关注度如此之高,其中固然有对视频中被施暴女子的同情,陌生男子是那样残暴,酒店人员是那样冷漠,而受害女子又是那样无助,似乎一切都重归丛林时代,当事人只能一切都靠自己。这样的一个透着冰冷的环境,让人窒息,也让人心生怜悯。
但同时,透过这个女子的自身遭遇,旁观的人们更容易感同身受,产生了某种情绪的“代入感”,对自己置身的环境产生了深深的安全焦虑。这样的“换位思考”并非多余,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小概率”的偶发事件,也不要以为自己就可能是那一个意外,只要缺乏普遍的、惠及每一个个体的严密的公共安全,则人人都有可能遭遇不测。
法治也好,秩序也罢,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口头讲章,而应该体现为对每一个个体合法权利的悉心呵护和严密保障上。走在马路上,不能被无故碰撞;住在酒店里,不能被肆意拖拽;回到家里,不能受到各种恐吓。
退一步讲,就算此前酒店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确有疏漏,但“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如果酒店,乃至负有公共安全之责的部门能够多采取一些弥补之策,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也算是给社会一个交代。然而,到目前为止,这一事件仍没有太大进展,酒店要么将发布会一推再推,草草结束,要么断言女子炒作。
无论如何扰攘,该女子被拖拽、掐脖子、扯头发的事实恐怕很难否认,而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容忍类似对弱者的施暴行为。
目前,这一事件仍在发酵,网上到处是传授女子遇袭后的防狼绝技。这样基于“自力自为”的自救之道更让人哭笑不得。每每出现公共安全问题,就会催生一批类似的应急反应专家,甚至还会出现将事件引向谴责当事人不慎的方向,这实在是一个绝大的误会。难道,我们的公共安全只能靠自己来搞定?或者说,不怪恶人有多狂,只怪女生何以那么晚还在酒店溜达?
此事,在一些人眼中或许并非强奸、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但就是这样一起或许性质并不严重的暴力事件,却轻易冲垮了公众心理安全的底线,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原因究竟何在?酒店安保责任的缺失,以及接案警方办案的效率,都成为舆论发酵的因子。很多时候公众安全感的丧失,并不是因为一个极端恶性的事件,而是在庸常的生活场所,在最不应该发生危险的地方遇到了危险,并且得不到公权力有效的救济。这或许才是今天舆论大声疾呼的原因所在。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