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从量到质:“中国制造”已脱下“粗制滥造的外衣”

  • 发布时间:2016-04-06 09:01:00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从德国展会看“中国制造”变迁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崛起。”德国财经网3月初的一篇文章写道,10年前,中国还没有一个世界性品牌。如今,在一些领域,中国品牌已成为世界市场的领先者,且名单越来越长。这是“中国制造”从量到质转变的象征;“中国制造”已脱下“粗制滥造的外衣”。

  几年前,《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德国各大展会,常碰到中国参展商被德国海关搜查的事。特别是2008年,几乎每个大型德国展会,都有中国参展商因“侵权”而被查抄。比如汉诺威CeBIT展会,被查的51个展台中,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占39个。当时警方在声明中称,没收产品、文件和宣传材料共计68箱,其中包括DVD机、手机、导航设备、平板显示屏等。

  之后在柏林IFA家电展上,200多名身着制服的海关人员和警察,浩浩荡荡“亮相”中国展区,“围剿”来自远东的知识产权侵权产品。除不少小型展商的展品被没收外,中国个别企业的大型展台也遭搜查。

  科隆国际五金展览会等展会,中国参展商也常被搜查。搜查行动频频在电视台播出,给“中国制造”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德国“金鼻子剽窃奖”,中国产品也屡屡被“颁”一等奖。

  然而近两三年,记者发现,“‘中国制造’仿冒”已不再是媒体热炒的新闻。在各大展会上,也没有听到中国参展商被查的消息。

  在今年3月举行的CeBIT展会上,记者看到,在中兴通讯的展台前,5个机器人正随着音乐节拍“热舞”。而华为近3000平方米的展台,多方位展示其在信息通信领域的领先技术。甚至,一些中国中小企业的创新产品被国外同行“刺探”。

  家住柏林的工程师派特里克对记者说,以前家里的“中国制造”很多,比如鞋子、衣服等,但都是来自中国的贴牌产品。现在,家里的“中国制造”更多,特别是电子产品,而且不少是中国品牌。在他看来,“中国制造”已经称得上质量过硬,而且价格相对便宜,现在许多企业在德国有分厂,服务也已经跟上。

  “未来20年,‘中国制造’将超越‘德国制造’”,德国质量协会前不久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正日益摆脱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策略,希望在质量领域有所作为。该协会对1214家德国企业进行的调查显示,员工超过250人的受访企业中,超过56%认为中国在20年内将在质量上迎头赶上。

  德国科隆大学经济学者罗多夫对《环球时报》表示,中国还存在不少假冒产品,但这不影响“中国制造”在欧洲名声的改变。“赝品冠军”这个词离中国会越来越远,就像100年前的“德国制造”一样。他认为,“中国制造”的崛起,与中国政府的大战略密不可分,未来,在“中国制造2025”指导下,中国的世界级产品会越来越多。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