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既现代又天然
- 发布时间:2016-04-06 07:17:00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有这样一种说法,一场雨就可以知道一个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雨季一来,城市看海”,反映的是不少城市脆弱的排水能力,而时下流行的“海绵城市”概念,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
传统城市的建设模式对于雨水主要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处理,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理念。于是,强降雨一来,雨水落在硬化地面上,只能倾泻到下水道,不仅超过80%的宝贵水源被“铁壳城市”浪费,而且一旦降水量超过管道的排水能力,便有了“水漫金山”的尴尬。
“海绵城市”的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顾名思义,它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降雨时,雨水能被城市中的“海绵体”吸收、储存和净化,改善城市的内涝问题;干旱时则可将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尽量模拟雨水的吸收、存储、蒸发这个自然循环,即为“低影响开发”。
建设“海绵城市”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海绵体”,也就是完整的城市绿色透水体系的构建。不夸张地说,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具备一定的“海绵”功能。一方面,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汇集到一个地方,例如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渗透池等,德国的许多城市中心都有面积巨大的城市公园。另一方面,可为各种路面、地面铺装透水材料,改造屋顶绿化,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渗”下去,涵养地下水。
土壤、植被以及绿地系统的渗透,对水质产生了净化作用。经过净化的雨水可被再利用。瑞士的“雨水工程”其实只是在原有的房屋上动了一点儿“小手术”:在墙上打个小洞,用水管将雨水引入室内的储水池,经过管道直通地下水道,花费虽少,但成效高、实用性强。人们用小水泵将沉淀过滤后的雨水打上来,用以冲马桶、擦地板、浇花等,雨水工程基本上解决了除饮用水之外的生活用水。
“海绵城市”还意味着排水畅通,排水防涝设施可以与天然水系河道结合,地面排水可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这在韩国有着成功的实践。首尔的一条河流清溪川曾被覆盖成为暗渠,后在韩国政府的推动下恢复自然面貌,高架道路被拆除,河床被重新修筑,分清水及污水两条管道分流。旱季时引汉江水注入清溪川,使其长年不断流,并保持“血脉畅通”,首尔从此不再“看海”。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对于文明的理解和定义也在不断地更新。曾经,钢筋水泥取代草原湿地代表着一种文明。现在,“海绵城市”则给人类的“现代家园”贴上自然本真的标签。通过遵循并模仿自然规律,改善城市生态,高效利用自然资源。这种创新理念,其实非常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战略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