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美商学两界大咖共话中企海外“买买买”

  • 发布时间:2016-04-03 07:3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邓敏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社费城4月2日电 题:中美商学两界大咖共话中企海外“买买买”

  中新社记者邓敏

  “当前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不单只是买或者收,更多的是战略布局和融入世界。”摩根大通中国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李一在4月2日开幕的美国沃顿商学院中美峰会上对中新社记者如是说。

  在本次峰会上,多位中美商学两界的大咖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这一热门话题发表了看法。

  据中国商务部初步统计,2015年中国企业实施的海外并购项目共593个,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从2016年最新并购案例来看,既有海尔收购通用家电,也有万达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可以说从液晶面板、奢华酒店到金融交易所乃至咖啡机、杀虫剂等无所不包。

  美国银行一位负责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高管认为,中国企业正处于投资组合最多样化的历史新时期。

  在李一看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已从早前主要聚焦于能源和资源,发展到战略板块的细分,“对知识产权、品牌、战略网络这些逐步开始升级。”他注意到,“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民企和国企正在联手走出来,资金的分配不仅是国内的资本,而是更有效地、战略性地也非常聪明地与国际资本进行结合。”

  李一的说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不久前安邦财团与美国酒店巨头的“喜达屋争夺战”,虽然安邦财团最后退出,但起初提出收购要约的正是中国安邦保险与美国私募基金J.C.Flowers&Co、香港春华资本三家联合组成的投资体。

  不过,对于安邦等中国公司在美投资,美国政商界的怀疑态度始终不减。前有仙童公司因担忧华盛顿的反对而主动拒绝中国华润微电子的收购,后有美国国会议员公开反对中联重科收购起重设备制造商特雷克斯和重庆财信收购芝加哥股票交易所。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峰会上接受本社采访时称:“中国经济增长后,企业实力一步步增强,都在把全球化当成下一步的战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在美国进行投资、收购或并购,是他们当然的选择。”

  已主导四家公司在美上市的易居中国董事会主席周忻则认为,无论是企业或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海外进行多元配置,这是很合理的一件事,没必然将其放大。“美国人当初到中国投资,也是资本的多元配置。只要符合经济规律,有经济上的需要,就没有必要搞得非常紧张,像狼来了。”

  沃顿商学院院长杰弗瑞·盖瑞特向中新社记者说:“我们已进入中美经济关系的新常态时期,投资和跨国公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对美国意味着两件事,一是来自中国的投资,二是美国企业已深刻意识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如苹果的大获成功。”

  盖瑞特说,25年前美国人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接受日本对美国大规模投资的益处,现在美国也迟早要适应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这一“新现实”、“新常态”。

  “中美两国的体制存在很大不同,相互之间的深层次互信确实需要时日。”宾大沃顿中国中心主任张忠建议中国企业在人才使用方面有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当初美国公司到中国投资也是大量使用本地人才,日本的丰田、本田在美国建厂也是多雇用当地员工。”

  “中国的全球化公司毕竟还是少数,不仅匮乏国际化的人才,对全球各个国家、区域的用户市场和法律环境的了解也是一大困难。”雷军的说法与张忠亦有相通之处。

  自1988年就来到美国的中国石化已在美国投资40亿美元,其美国总经理张吉星也认为,无论在哪里发展,都要尊重当地的法律,才能走得长远、走得持续。

  谈到本地化融合,友成基金会的副秘书长韩靖则从公益和慈善的角度为中国企业投资美国提出建议。他说:“我相信公益和慈善的话题是一个非常好的润滑剂,能够让企业在进行经济交流的同时真正融入当地。”韩靖说:“中国想实施大国战略,还是要公益同行,与全球文化互相交融。”(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