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精准施策拔“穷根”

  • 发布时间:2016-03-07 08:30:39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高文简承渊李飞

  当前,决胜全面小康成为中国最强音。进入“十三五”,举国上下正以超强的力度、超常的举措,啃掉脱贫途中的“硬骨头”、搬掉小康路上的“拦路石”。全面小康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目前,我国仍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未来五年内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如期完成减贫任务,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脱贫攻坚这一热点话题纷纷献计献策。

  1

  如何精准:因贫施策

  精准扶贫、因贫施策的基础是精准识别,是入户到人。只有在精准识别上下足了功夫,做透了研究,扶贫才能有效,脱贫才能有底。

  对于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副主席鲍义志带来了他的建议:可选择一个典型村作为抽样调查村,测算出特困系数,再按公式计算出农户贫困程度指数,同时建立贫困程度、返贫风险、措施评估三个指数,使精准识别工作更趋科学化、定量化。

  鲍义志说,调研中,我们形成这样一个认识,当前的扶贫工作应切实做到“四个转变”:从“瞄准区域”转变为“瞄准个体”,合理确定贫困认定标准,精准识别到人,建立贫困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从“养懒汉”转变为“扶真贫”,杜绝粗放式扶贫,做到有进有出,有帮有扶,有约束,坚持精准扶贫分类实施。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让扶贫政策落到每一个贫困户家里。以精准考核助力精准扶贫,从“软任务”转变为“硬约束”以激励约束促扶贫。

  “精准扶贫的精髓在于‘因贫施策’,要根据致贫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定要把矛盾吃透,从而解决它。”范小建委员说,在调研中发现,致贫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宏观原因也有微观原因,既有群体原因也有个体原因,既有体制机制原因也有生态原因以及社会进化发展的原因。例如所谓“代际传递”成因复杂,除了素质型,还有健康型以及综合型等,要根据不同原因考虑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什么措施就采取什么措施,这就体现了精准,要强调到村到户,最终落实到人。

  2

  怎样发展:找准禀赋

  全国政协常委陈锡文认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的资源禀赋有关,如果发展方式与资源禀赋不匹配,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因此,政府应当帮助群众转变发展思路,并建设好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保障,为贫困地区提供均等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认为,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特色资源、优势资源的开发力度。围绕地域特点开展产品创新,例如:乡村旅游、特色种植业等,支持符合当地实际且与贫困户利益相关的产业扶持项目,加快扶贫进度,提升扶贫效果。

  扶贫攻坚五个一批,首先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落后的一项所倚之福就是生态环境较少受到破坏,从而成为其一项新的资源。在全民参与的扶贫工作实践中,社会各界也开始反思这样一些问题:贫困地区的发展是工业化、高污染的扶贫还是生态保护性的绿色扶贫?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蓝表示,如今的发展阶段来看,为了避免重复发达地区边发展边污染、高速发展严重污染的发展模式,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先后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思路,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在这种扶贫观念的指引下,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良性互动,开发与保护并重,在保护生态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从而改变了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地区在保住青山绿水的同时,还实现了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一些贫困地区,太阳能就是一项重要的资源禀赋。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确定实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其中,光伏扶贫赫然在列。全国政协委员、汉能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介绍说,光伏扶贫通过开发太阳能资源、连续25年产生的稳定收益,实现了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2015年,全国光伏精准扶贫试点建设规模达1836兆瓦,年均收益22.6亿元,投资收益率接近13.72%;近4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其中包括8.8万户失能贫困户,解决了956个贫困村无集体收入的问题。

  3

  何处发力:金融扶贫

  贫困问题,说到底还是农民收入问题。事实上,许多贫困地区农村不缺资源,不缺才智,更不缺决心。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还是让贫困地区守着资源禀赋而无米下炊。

  当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农村地区和扶贫领域表现比较严重。目前,参与扶贫的金融机构数量仍然较少,金融供给还不足;信贷技术与服务手段不完善,扶贫效率不够高;金融生态环境与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尚未健全。这些都对金融扶贫工作形成了制约。

  “金融扶贫也有个‘因贫施策’的问题,在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方面,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致贫原因、不同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采用差别化的扶持政策和措施,提高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措施到户的精准性。”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闫冰竹认为,要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特点,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大型农机具等在内的农村特色抵押贷款产品。同时,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手段,增加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的金融可得性,提高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金融扶贫的有效性。

  目前,在我国832个贫困县中,有451个县年均等效发电时间超过1100小时,适合发展光伏精准扶贫。在光伏扶贫中的最大难题是资金。

  李河君建议,银监会指导金融机构出台光伏扶贫金融政策,由承建企业统一对接金融机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4

  如何除根:下沉上浮

  “不光‘扶钱’,更要‘扶智’,让他们具备脱贫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创造财富,改变自身的命运,这才是最关键的。”裴春亮认为。

  “要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要‘斩穷根’,避免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这就要求我们办好医疗和教育。对此我们建议:医疗下沉,教育上浮。”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委钱学名说,有两种情况是导致家庭贫困的重要原因。一是家庭成员患病。二是家庭子女多。政府如何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做到精准扶贫,选择合适的路径极为重要。

  钱学名进一步阐释:“医疗下沉,就是要办好乡镇卫生院,让农民就近看病,减少医疗费支出。2014年广西上林县开展县乡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改革,实行‘三不变’和‘三统一’: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不变,乡镇卫生院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和业务不变,收费标准不变。县医院对县乡两级实行人员统一调配,业务统一管理,财务统筹安排。县医院整合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卫生院有了医生,提升了服务能力;群众在‘家门口’看病,不再难不再贵,实现了‘三赢’。”

  钱学名介绍:“教育上浮,就是实施教育移民。民建中央从2009年至今作了6年试验,在全国10个省(区)开办了80多个教育移民扬帆班,把贫困山区的小学毕业生直接安排到县城中学读初中,并为学生提供每月200元的生活补助。截至去年,已经有近2000名学生毕业,绝大多数考上了市、县重点高中,少数上了职业高中。效果极其明显。每年2400元的生活补助,实际上直接达到了脱贫线。没有了抚养孩子的负担,家庭也容易脱贫了。可以说,精准脱贫,立竿见影,简单易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