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嬗变后的保险业何去何从?

  • 发布时间:2016-03-01 05:32:18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1

  记者 李超 凌怡

  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

  你可能也不知道,银行利率缩水,实体经济放缓,股市让人心力交瘁时,什么样的产品才是动荡金融市场中最需要补充的?

  市场行情在变化,投资者的需求也在变化。而保险是一根杠杆,它用最小的成本,扛起投资者未来扛不起的风险。保险也从家庭的风险保障,逐渐转向为家庭的财富保障。

  但由于很多人对保险行业的认知度不够高,在投保过程中,往往容易走入一些误区。保险业产品也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时有投诉。中国保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保监会机关及各地保监局共接收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投诉总量30204件,同比增长8.25%。

  在购买保险时会遇见哪些问题?保险消费又存在哪些理解误区?面对各种“奇葩险”,投保怎么选?

  在一年一度“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杭州日报特派金融记者带你走近保险行业,邀请保险业内专家来做你的“投保顾问团”,通过持续半个月的报道,调查杭州百姓保险产品投资现状,全方位多角度呈现杭州保险业发展的状况,了解行业存在的问题与痛点,嫁接起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的桥梁。

  同时,我们还将向读者和网友开放“淘保”行动,征集“你心中最信赖的人气保险产品”,给需要投保的市民提供参考。

  站上“互联网+”风口,保险业驶向新蓝海

  对于刚过去的2015年里,互联网保险不再是“星星之火”,而是已成“燎原之势”。

  先有百度通过“百安保险”入场,后有乐视参与设立“新沃财产险公司”,接着支付宝钱包推出“保骉车险”,车险保费可享受余额宝收益。

  据中国保险协会近期发布的《2015年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显示,去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达2223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

  从业务结构来看,去年仅人身险公司的互联网业务保费收入就达1465.6亿元,占人身险公司全部业务的9.2%,比2011年增长141倍。其中,包括万能险在内的理财型业务保费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比例高达83.2%,较上半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

  中国人寿杭州分公司财富中心负责人蒋卫民告诉记者,“短期的、消费型的保险产品更适合放在网上销售,比如一年期,收益率在6%左右的万能型理财产品通常都能在网上形成秒杀风潮。”

  另一方面,如今网购机票时加一份延误险已成为众多消费者的习惯,网购时“剁手族”也会顺手加一份运费险。从渠道结构来看,财险公司网销保费收入规模累计63.5亿元,占比8.26%。

  人保财险杭州市分公司理赔管理分部副经理高旸表示,第三方渠道销售的产品多为车险、旅游险、意外险、家财险、电子商务交易保险等。“像车险易于操作,所以比较适合通过网销平台出单。在车险费率改革背景下,降低成本是大势所趋,因此车险未来在互联网财产险的比重还将提高。”

  浙江工商大学保险学教授施建祥表示,“互联网+”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改变对传统保险的固有意见,在政策红利及市场自身的助推下,保险行业正处于发展好时期。

  看清“奇葩险”,去年保险投诉同比增长8.25%

  保险发展的突飞猛进,让投资者见识了越来越多的“奇葩”保险。比如曾引起舆论哗然的中秋看不到月亮就赔付的“赏月险”,被叫停的“雾霾险”、“股票跌停险”、“春晚收视率险”等。

  人保财险杭州市分公司网络保险部高级业务主管顾峻提醒消费者,保险的核心功能是保障功能,对于“奇葩险”,一定要学会辨别。“很多名字奇特的保险其实就是在传统保险的基础上进行包装,但带有博彩性质的保险是违规、应被禁止的,消费者应辨别是否营销炒作。”

  据中国保监会数据,去年中国保监会机关及各保监局共接收各类涉及保险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投诉总量30204件,同比增长8.25%,反映有效投诉事项30978个,同比增长3.49%。其中,涉及互联网销售保险的投诉1441件,占总投诉量的4.79%,同比增长46.51%。

  而对最近正受到追捧的“境外买保险”,蒋卫民认为内地消费者选择出境购买保险的主要原因是分红型保险,保费低,回报高。但同时也将会遇到信息不对称、服务成本、纠纷成本、汇率波动等风险。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香港法律规定,所有合约必须在香港本地签约。“但目前许多代理公司通过伪造入境记录让保单生效,这样的保单属于‘地下保单’,是无效且不受法律保护的。”他表示。

  加入“淘保”行动 为你心中最信赖的保险产品点赞

  一年一度的“3·15”是消费者维权季,而随着行业的发展、观念的更迭,保险也越来越深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之中。但与此同时,市场上总有不和谐之音,仍有一些不诚信的问题困扰着消费者,从而使一部分消费者对保险依然存在疑虑、误解。

  本报邀请保险业内专家组成“投保顾问团”,特派金融记者深入杭城各家保险公司,调查杭州百姓对现有保险产品的看法和感受,嫁接起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的桥梁。

  同时,我们还将向读者和网友开放“淘保”行动。从今天起,关注杭报财经中心微信公众号“投资者CLUB”,把你在保险日常服务或理赔存在的问题告诉我们,征集“你心中最信赖的人气保险产品”,给需要投保的市民提供参考。

  请扫码参与活动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