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封闭小区“拆墙”? 一石激起千层浪

  • 发布时间:2016-02-24 14:1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社北京2月24日电 (记者 庞无忌)自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配套文件21日出台后,舆论围绕“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的争论不断升温。

  2月2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此规定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声音认为,街区制确实能改变封闭小区的“孤岛化”倾向,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缓解交通拥堵;但也有不少民众表示了担忧。

  担忧一:老人、小孩会失去安全的活动空间,居民没处“遛弯”了,且外部川流不息的车流可能影响居民安静休息生活。

  担忧二:围墙拆除后,小区安全、停车等如何得到保证。

  担忧三:根据《物权法》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属于业主共有,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购房者在所支付的房价中其实已经支付了社区内道路的价格。若打开小区,业主是否获得赔偿?而且高端社区受冲击最为明显,因为高档小区的私密性是其房价高的一大原因。付出更高价格入住高档小区的居民与其他人共享小区资源是否公平?

  另外,也有声音呼吁单位大院先行打开。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北京地图上标志为政府大院的地点多达上万个,实际上,石景山、海淀、西城等区域政府大院的密集分布是影响交通的最大因素。

  1998年“房改”之后,商品房成为中国住宅的主流模式,封闭式小区更成为商品住宅的最普遍形式。这种小区一般都有封闭的围墙,实行封闭管理。张大伟指出,花园式的社区环境优美、安静,对于居住休息非常适宜,但缺点主要是人与人,社区与社区的隔离。

  针对种种议论,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4日出面回应称,“逐步打开封闭小区”的过程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哄而起”,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拆围墙”。

  住建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一方面,街区制是对世界城市规划经验的总结,也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另一方面,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确实存在问题,主要是它影响了路网的布局,形成了“丁字路”“断头路”,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出行。

  该新闻发言人指出,文件只是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性的要求,具体实施中还要制定细则,特别是各省、各城市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在制定办法过程中,肯定要听取市民意见。

  而且,实施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的城市,都会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考虑到各种利益关系,依法依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居民的诉求,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住建部称,希望全面准确把握文件的精神实质,正确理解文件的本意,不要误读。

  有专家认为,封闭式小区逐渐开放将是一种对中国传统住宅生态系统的颠覆。那么传统的物业服务是否会因此消亡?

  将企业重心转为“社区服务运营”的花样年控股董事局主席潘军持乐观态度。潘军指出,新政有望打破现有社区的片区化格局,使大型社区被网格化分割,社区的物理边界更加零散和模糊,但这并不意味着社区功能和社区服务需求的消失,反而使得社区管理的形式更加复杂化,对社区管理的要求大大提高,同时管理成本会相应增加。

  而且,物管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智能社区和智能安保将是未来的重点。另外,原有的社区商业形态面临重构,社区入口价值更加凸显,社区服务场景也会更加丰富。(完)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