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从几个数字看中央一号文件

  • 发布时间:2016-02-05 01:31:19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近日,改革开放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份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题为《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全文约15000字,共分6个部分30条,包括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等内容。

  在今年一号文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以及农业等表述被首次写入。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当前经济形势下,今年一号文件有哪些惠农举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写入传递出怎样的信号,又有怎样的利农密码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出现

  我国迫切需要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今年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有专家指出,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件中仅出现一次,但15000字的文件内容通篇体现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连跨两个千亿斤台阶,农民收入年均增长9.5%,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以下,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然而,不容否认的是,在中国粮食中主要农产品生产上供求之间存在矛盾,这个矛盾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说,当前我国粮食价格下跌,进口和库存都创历史新高,迫切需要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当前存在突出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和举措。”陈锡文指出,不能单纯以数量来判断农业发展是否成功,也就是不能单纯以增加产量论英雄,还要考虑提供的农产品在品种上、质量上能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以大豆为例,大豆在中国属于低产作物,经济收益不高,农民种植大豆积极性不高。但大豆需求不断增长,供给却不断下降。“2015年,我国大豆总产量不到1200万吨,进口却超过8000万吨。”陈锡文说,要通过供给侧改革,引导农民优化农业的生产结构,对有需求的产品要增加产量,对没需求的产品要逐步调减。

  “六方面”推进供给侧改革

  改革不简单等同于压缩粮食生产

  当前,我国一些农产品面临着压产能、去库存的重要任务,未来农业供给侧改革将如何具体展开,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如何保护农业生产者的利益?

  对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的需求来进行生产,优化农业资源的配置,扩大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具体来看,应从六方面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韩俊指出,一是“调结构”,二是“提品质”,三是“促融合”,四是“去库存”,五是“降成本”,六是“补短板”。

  他分析,首先要调整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合理开发更多农业资源;其次,要提品质,适应城乡居民食品结构升级的需要,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特别是要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任度。“三是要‘促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要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的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更好地满足全社会对农业多样化的需求。”韩俊说,此外,还要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营销成本等。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说粮食不重要了,还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要实时调整粮食的种植结构,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真正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韩俊强调。

  就此问题,也有专家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提高粮食产能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调减掉粮食产能,决不能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等同于压缩粮食生产。

  “农业现代化”连续三年“入题”

  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促进农业发展

  回顾近6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至2013年的主题分别是水利、农业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从2014年至今,则连续3年将“农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

  对此,有专家表示,“农业现代化”连续3年“入题”含义深远。当前,我国农业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迫切需要通过落实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

  近年来,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凸显。对此文件提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行业,我国现代农业的基础不牢,水利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在物质技术装备、基础设施方面着力,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转基因”第八次被写入

  慎重推广进一步强化监管

  细心的人也许会注意到,在今年一号文件中,“转基因”第八次被写入。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文件中对于转基因的表述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这与2015年一号文件中加强科学普及的表述大不相同。

  对此,韩俊指出,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作为一个13亿人的大国,我们也不能落伍,所以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研发,我们一定要抢占技术的制高点。

  他表示,从国际上看,虽然对转基因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规模可以说是不断扩大。所有转基因产品在商业化种植之前都经过了大量的安全性研究和严格的评估审查,国际上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是有权威性结论的,任何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可以说与传统的食品一样是安全的。我们国家对转基因技术的政策是一贯的,是明确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门强调要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来慎重推广。韩俊认为,这里特别强调了要加强监管,从已经查处的极个别地区非法种植转基因水稻的情况来看,对转基因的监管确实还要进一步强化,要加强日常监管,要严格监督执法。

  “加强监管要严把三关:一是研发试验关,二是品种审定关,三是生产流通关。一定要从源头上防止转基因的种子没有经过审定就非法流入市场。公众对转基因产品存在担心,完全是可以理解的,政府除了加强监管以外,还要落实好转基因产品的强制性标识的要求,要保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知情权、选择权。”韩俊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