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创推动在华发展
- 发布时间:2016-01-11 23:31:40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5年4月1日,日立实施研究开发体制改革,组建了“社会创新协创统括本部”,并在全球四个地区设立了协创中心,其中就包括中国。
日立认为,进入21世纪,社会和客户所面临的能源、环境、食品、水、交通系统、安全等课题日趋复杂化,为解决这些课题,需要以“协创”的方式走近客户,与其共同面对并开发解决方案。
为此,日立要构建起客户导向型的研究开发体制,设立与客户共同面对课题、协作开创新解决方案的前端部门,也就是“社会创新协创统括本部”,从而为解决日益复杂化的全球性社会课题作出贡献。
有何不同
“协创”究竟有何不同?
在日立看来,协创是一种客户导向型的研究开发体制,强调与客户共同发现课题并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
日立(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杨秋认为,相比传统的在实验室做研发的模式,“协创”更强调走近客户,与客户共同面对问题并开发解决方案,还包括和更大范围内的各种各样的资源实现多方共赢,既包括和客户的合作,也包括和合作伙伴的合作。
日立在中国的智能现金流解决方案就是一个体现了日立“协创”特点及优势的案例。一方面,日立在为金融机构提供硬件的同时抓住了银行在现金管理方面的需求,研发出一套智能现金流测算技术,帮助银行降低存取款一体机的相关现金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日立为多家银行设计了智能网点,这些都是在与客户碰撞的过程中发现需求,“协创”而成的。
谈及未来在中国协创活动的开展,陈杨秋表示,顾客协创是最重要的,在日立各个重点业务领域,协创中心都设立了客户协创的项目,和客户一起开展创新。具体来说,在制造领域,面向“中国制造2025”,将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和制造业的客户一起创新;在城市建设领域,会和城市管理机构及相关企业客户共同开发城市安全解决方案。在大学合作开放创新方面,日立在中国和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建立了研究合作的关系,今后也会继续扩展合作领域,将客户创新与开放创新、研发合作结合在一起。
更多本土化
日立在中国的整体销售额达到约600亿元人民币,其中约85%都是在中国生产、中国销售所获得的。
不过,对于日立来说,并不只是在中国开展制造、销售和提供服务,还要在中国实现研发的本土化,以此来打造一个包括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在内的全价值链,推动在华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日立在中国研发领域开展工作的员工人已达3500人。其研发成果也凸显了本土需要。
比如,中国的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的6.5%。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1日成立智能物流推进部,开始在中国提供“面向制造业的全球采购物流服务”,以整个供应链中的采购和物流环节为主要对象,提供从深入理解并帮助客户提炼经营课题的上游咨询,到IT服务、代理采购、物流外包的一站式服务。在中国的部分日立集团公司的零部件采购业务已经率先采用了该服务,实际降低运输配送成本达10%~20%。
在服务本土市场的同时,日立在华研发成果也得以应用于全球市场。
2013年4月,日立中国材料创新中心在上海成立。中心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合作,以有效利用中国本地材料为目的,共同研究开发制造工艺技术,为中国日立集团公司提供与材料相关的一系列解决方案,提高日立集团公司的中国现地材料采购率;同时,还将与全球日立集团公司共享研发与创新成果,支持各集团公司在国际采购活动中通过以更低廉的价格采购中国当地的优质材料,进而实现采购成本的降低。
陈杨秋表示,日立在中国的研发使命是源于中国,创造出面向中国、面向世界的技术创新成果。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