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群众不富心不甘

  • 发布时间:2016-01-06 05:45:4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四万五万困难户,六万七万刚起步,十万二十万中等户,百八十万超百户”,这是流传在辽宁省昌图县平安堡镇十里村的一首民谣。村民们能过上这么富裕的日子,多亏了村党支部书记马春利。他带领群众持之以恒地奋斗了15年,把小小胡萝卜发展成了富民的大产业,让十里村成为名扬全国的胡萝卜生产专业村。

  现在,全村胡萝卜种植面积8000亩,村民纯收入的每3万元中,就有2.3万元来自种植胡萝卜的收入;仅大棚一项,固定资产总值就高达1.2亿元,户均20余万元。

  “拔穷根干部就要带头干”

  1980年,马春利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昌图县唯一的重点高中。当时,这就意味着迈入了大学的门槛,在全乡也没有几个。“我高兴得一连几宿没睡好觉。”马春利回忆说,“可接到录取通知书后,看到父母愁眉不展,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咱家实在供不起你念高中了,早点回家干活挣钱吧。”老父亲长叹一声,使劲抽了几口老旱烟。书念不成了,马春利偷偷哭了一场。“一个穷字,毁了我的大学梦。穷根不拔掉,就会有更多的农村娃念不起书,老百姓的穷日子就没个头。”马春利从此立下了脱贫致富的志向。

  马春利念书是个好学生,持家更是一把好手。他在自家养过种猪、办过牛场、做过小买卖,凭着脑瓜活,肯吃苦,几年就让家里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村里的老支书发现马春利是棵好苗子,便着力培养他。1993年初,马春利被选调到全乡后进的如意村任党支部书记。在如意村,他带领村民建猪圈、办瓦场,用6年多时间还清了村集体欠下的50多万元外债,人均收入也在全乡冒了高。

  在老家十里村村民的强烈要求下,2000年初,乡党委把马春利从如意村调回十里村任村支书。十里村是全乡规模最大的村,耕地过万亩,人口超两千,也是当时最穷最乱的村,村集体欠外债100多万元。“决不让村民们失望。”马春利把致富的责任扛在了肩头。

  没有产业难脱贫,致富就要有顶门立户的主导产业。十里村距离四平市仅25公里,交通方便,土地平整。村里有不少人家种植豆角、胡萝卜等蔬菜,拿到四平市场上去卖。这让马春利眼前一亮。他决定到四平市场去看一看。2001年早春的一天,早上天还没亮,马春利就带上干粮,骑着摩托车,顶着寒风到四平跑早市、赶夜市,整天在农贸市场转悠,详细了解各种蔬菜的价格和销售情况。“胡萝卜虽不是主菜,但销路不错,价格也不低,在市场上很受青睐。”一连20多天,马春利把市场摸了个透。

  “把胡萝卜像种玉米那样种到大地里,形成规模,收入不就上来了吗?”马春利脑子里冒出了这样的想法。“习惯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乡亲们,能接受种植胡萝卜吗?”马春利心里还是没有底。为了拿捏得更准,他又连着跑到长春、哈尔滨等更大的农贸市场考察,发现在这些大城市,胡萝卜更是紧俏货,而且,在整个东北地区还没有大面积种植胡萝卜的区域。

  就这样,十里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就定了种植胡萝卜。回到村里,马春利立即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村民大会,把外出考察情况和大面积种植胡萝卜的想法向大家全盘托出。“种那么多胡萝卜,到时候卖给谁?”会场顿时炸开了锅,说啥的都有。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拔掉穷根,干部就得带头干。”马春利当着全村党员干部的面当场表态,把自家18亩责任田全部种上胡萝卜。

  妻子胡淑荣得知后急了,“这18亩地是全家人一年的指望,要是赔了,一家人喝西北风啊”。她极力反对。“我是一家之主,这胡萝卜是种定了。”结婚10多年,和妻子从未红过脸的马春利,第一次跟媳妇耍起了态度,把家里的18亩承包田全部种上了胡萝卜。村里干部、党员和一些大胆的村民见状,也跟着马春利冒险,拿出部分承包田试种起了胡萝卜,全村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

  到了收获时节,这1000亩胡萝卜给人们带来了惊喜:胡萝卜平均亩产达到2500公斤,四平、长春等地来收购胡萝卜的大车络绎不绝。胡萝卜每公斤卖到1.4元,一亩地纯收入3000元,是当时种玉米收入的6倍。这下子群众全服气了,都认为马春利这条致富路走对了。

  “认准选对的致富路一走到底”

  胡萝卜产业一炮打响。马春利带领村两委班子,乘势而上,集中连片规划出5000亩胡萝卜产业基地,修通了田间作业路,拉上电,打了井,裸地、地膜、竹棚一起上。“这么大的开发工程,别说在我们村,在全县也是独一无二。”提起当年的开发规模,马春利很自豪。可天有不测风云,发展胡萝卜产业也并非一路坦途。2003年6月的一天下午,一场百年不遇的风灾侵袭了胡萝卜产业基地,将20多座新建的竹棚连根拔起。眼看到手的收成被大风卷走了,村民们都对马春利使冷眼。他强忍心中的委屈,坚定地想,“只有迎难而上,才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于是,马春利连夜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研究决定由村里拿出5万元钱,帮助受灾的群众修复大棚。不到3天时间,20多个大棚又重新建了起来,抢种上的第二茬胡萝卜,产量也不低,还赶上了好价格,每公斤卖到2元钱。刨去损失,每亩纯收入5000元,全村5000亩地胡萝卜纯收入2500万元。

  有了这次风灾的教训,马春利认识到,发展使用周期长、抵御灾害能力强、产量高、效益好的钢筋骨架大棚才是硬道理。但钢筋骨架大棚投入大,每个棚子投入在1.5万元,是竹棚成本的3倍。村里决定先在胡萝卜产业基地内建300个钢筋骨架大棚,共需资金450万元。筹集这么大一笔资金成了最大的难题。马春利和村组干部纷纷拿自家房屋作抵押担保,在信用社贷款,才勉强凑了250万元。就在心急如焚之际,马春利突然想起曾来村里考察胡萝卜、有意在村里建胡萝卜加工厂的抚顺富商刘老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马春利去抚顺找到刘老板,说明来意。刘老板见马春利满嘴的泡,被他给老百姓办事的真情深深打动,无偿借出200万元,村里的300座钢筋骨架大棚如期建成。

  截至今年,全村钢筋骨架大棚已发展到6000座。这些年下来,十里村的村干部累计为村民建棚担保贷款2000多万元,仅马春利个人就担保了1000多万元。

  闯过了风灾,解决了建棚缺口资金的困难,一场更大的风险又向他们袭来。2007年秋天,市场上的胡萝卜价格一降再降,每斤只能卖到一两毛钱,有人直接让胡萝卜烂在地里。这时,人们开始怀疑这项产业到底行不行,“以后不种了,宁可收入少点,还是稳稳当当种玉米得了”。有的人开始动摇了,改种玉米的呼声越来越高,马春利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在这关键时刻,马春利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稳住神、把好舵,认准、选对的致富路一走到底。大棚不能毁,产业不能下。”马春利带头集思广益,研究如何将胡萝卜产业做大做强、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他组织成立了十里村鸿参胡萝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胡萝卜统一购种、统一进肥、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模式;选出20名善于营销的社员,带着销售卡,奔赴全国各地寻找销路;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参宝”牌商标,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无公害蔬菜……

  受其它蔬菜反季上市的启示,马春利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在村里修建600多个胡萝卜储窖、60座冷库,一次性储藏、制冷胡萝卜1000多万公斤,把销售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年均增收400万元。一套“组合拳”下来,村里的胡萝卜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不但名扬全国,还走出了国门,远销到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

  2010年初,马春利利用产业优势吸引富商投资1亿元,兴建康脉欣蔬菜制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β-胡萝卜素和胡萝卜功能饮料。相关工程建设因多种原因,两度搁浅。期间,马春利15次跑抚顺,行程超过万里,终于让项目顺利竣工。镇党委书记朱永平说:“项目投产后,就地转化胡萝卜12万吨,相当于3个十里村胡萝卜的产量。”

  “有一颗公心最重要”

  “产业的发展壮大,最需要的是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有一颗公心最重要。”这是马春利常说的话,也是他立下的为官之道。这些年,十里村大棚建得铺天盖地,这让一些人从中嗅到了商机。他们把十里村当成一块肥肉,把马春利当成唐僧,向他推销物资,找他做代理商的踏破门槛。“我也是一大家人,儿子正在念书,家里也需要钱。但我拿了这个钱,群众就会怀疑我搞产业是为了捞钱。”在诱人的利益面前,马春利不为所动,“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就失去了民心,到头来胡萝卜产业不可能发展成现在这样”。

  10多年来,经马春利手购进的建棚物资都是货比三家,价格也是压到最低。需要代理经销,都由合作社经办,家人、亲属谁也别想沾他的光。别说代理商的钱他不挣,就是应该得的钱他也不要。2001年到2005年,开发性生产搞得一片火红,县里、镇里为了鼓励各地开展开发性生产,对村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制定了一些奖励政策。按照政策规定,种胡萝卜建棚这一项,马春利就应得奖金10多万元,可他一分也没要。

  马春利付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信任,树立的是威信。当十里村支书15年,马春利经历了5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全都满票当选,还被评为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好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