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发布时间:2015-12-17 05:59:53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只要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目标正确、方向对头,以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走出一条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子,就一定能够开辟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城镇化不仅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不仅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近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深入发展,城镇化内在动力明显增强。有数据显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五,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群形态更加明显。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
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7.5亿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5亿左右的人没在城镇落户,不能在城镇享受到相应的公共服务,也没有相应的市民权利,市民化进程滞后。这种城镇化进程中凸显的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在制约城镇化释放内需能量的同时,也积蓄了潜在的社会风险。除此之外,“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这一系列问题,都对城镇化健康发展形成阻碍。
面对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需要清醒地意识到,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推进城镇化,既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沿袭老路,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把握好方向,以转型改革破题新型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遵循客观规律,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符合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的过程,还要体现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既要突出质量内涵,以改革的思维和创新举措稳步提高农业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还要运用统筹方法,科学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切实推动城镇化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第一,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要突出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本体地位,更多从人的需求和发展出发,以城镇化建设的实效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真正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有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真正实现人口城镇化。
第二,新型城镇化要优化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既要优化宏观布局,也要加强城市内部空间治理。要从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本地实际,按照严守底线、调整结构、深化改革的思路,科学合理地布局城镇化,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以兴业促兴城,实现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要按照统一规划、协调推进、集约紧凑、疏密有序、环境优先的原则,统筹中心城区改造和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第三,新型城镇化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要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方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推进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坚守耕地数量和质量红线,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积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推动城镇化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四,新型城镇化要强化产业的支撑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之上,必须以产业为支撑,通过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的合理分布。城镇缺乏现代产业的培育和支撑,就会出现“睡城”“空城”和“鬼城”。产业缺乏城镇化的依托和载体,就难以形成持续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要强化城镇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城市资源要素禀赋与比较优势,按照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协调发展战略格局,做好城镇间产业分工与协作,培育城镇特色鲜明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院)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