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8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网购“海啸”释放了哪些经济信号

  • 发布时间:2015-11-16 10:18:5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阿里天猫一天销售912.17亿元,京东下单量超过3200万单,苏宁易购订单量达358%的高增长……犹如海啸般的“双11”网购潮在渐渐退去,但从中释放出的消费变迁和产业升级等新动向却正在深度演绎。连日来,记者跟踪采访最新数据分析,透视购物潮背后释放的经济信号。

  新符号——“双11”彰显中国市场魅力

  “‘双11’再次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节日。”——西班牙《国家报》如此定位中国造就的这个日子。该报还精心算了一笔账:仅阿里巴巴平台交易的912.17亿元,相当于牙买加的国内生产总值,也相当于西班牙一年的国家投资总额。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则称,“双11”是强大消费实力的象征。

  “双11”显露了惊人的消费潜力——

  天猫零点购物节开场后,仅过18秒,交易额突破1亿元;12分钟突破100亿元……7小时45分,交易额突破417亿元,这超过了去年美国感恩节购物季线上交易总额;17小时28分,交易额突破719亿元,超过了去年全国平均单日零售额。

  “‘双11’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及其网购额的增长势头,可能在近期大幅影响全世界消费品的供应。”美国石英财经网站发出如此提示。

  “双11”打响了中国的消费强音符号——

  随着年年交易额的攀升,“双11”如今已成为全球经济和传媒高度关注的一个现象,变成观察和形容中国消费的一个指标。纽交所总裁托马斯·法利为“双11”敲钟,显示中国网购与世界经济的深度勾连。他表示,全球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加入到这个“节日”之中。

  “双11”也印证中国消费的供给端得到全新升级——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致力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经济学家们指出,如今提高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需在科技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双11”购物海啸的背后,释放出了中国消费软、硬环境得到“跳跃式”升级的清晰信号。从拨号上网到近几年来3G、4G宽带升级,支撑百姓网络购物条件已发生了根本改观,此次阿里网购通过手机等无线移动购物额超过626亿元、占比达68.67%,苏宁移动端销售同比增长亦近七成;而金融支付、物流保障等供给端水平也不断提升。

  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双11”全国主要电商企业共产生快递物流订单4.6亿件,同比增长65%。而快递公司近年来已运用大数据编制“天网”,优化技术、增购专机、增加人手组成“地网”,使货物送达高效精准。

  新蓝海——“动动手指”发动的消费主引擎

  11月11日1:48,一辆满载物品的货车抵达重庆奉节县竹坪村,村民牟军兵如愿收到了他买的55英寸大彩电,这也是“双11”全国“村淘”到货第一单。

  农村市场,被视为挖掘中国消费潜力的“新蓝海”,如今在电商的启动下已渐显威力。像牟军兵一样,今年已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网购大军,农村消费市场得到全新开拓。目前,全国开设了8120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并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个镇村服务站;覆盖乡村的“京东帮”已达1200家、“京东乡村推广员”已超过12万名……

  以前到城里购物不方便,如今“动动手指”货物就可送到家。“双11”开始后仅8分钟,农村淘宝销售便超过千万元,江苏省沭阳县东王庙村的村民们这次网购了化肥120吨、电视近60台、金龙鱼调和油近1500桶等商品;而浙江省平阳县中镇村的村民则网购了一台价值50多万元的保时捷车,成为“村淘”最大一单。

  如今,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较大背景下,消费已被各方看成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来,国家也多次就加快发展“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作出部署,这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拉动消费的重大契机。

  “双11”的火爆透出诸多消费增量扩容的新信号,为中国经济注入新信心。业界人士表示:希望“双11”能成为激发、唤醒、引领中国内需的一个小小的发动机。

  11月12日下午,吉尼斯世界纪录公司认证官宣布阿里“双11”有八种产品销售创造新纪录,其中手机超过313万台、电视机超过64万台,汽车6506辆。

  不仅是实物消费,服务消费的崛起也成“双11”购物的一大特征。在天猫,5000份宝马4S保养套餐不到2分钟被抢购一空;在苏宁,理财产品15分钟销售破亿元,苏宁影视众筹筹集资金达6835万元。

  通过历年“双11”关键词,可以勾勒出一张消费升级路线图:2011年“穿”为主;2012年“吃”跃居而上;“玩、旅游和酒店消费”则从2013年开始成趋势;2014年至今,服务消费更为凸显。

  新变革——产业转型凸露升级曙光

  电脑前或手机上的手指一动,背后是巨大生产链条的高速运转;而“双11”数以亿计产品订单的沉浮枯荣,也折射出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

  中国“智造”产品近年来销售迅速崛起——在“双11”销售的313万台手机中,从销售额来看华为和小米两款国产手机占据了前两位。从曾经唱主角的苹果、三星等“洋品牌”,到国产品牌占市场主导,这正是中国产品不断创新突破使然。

  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不仅在国内销量攀升,在国外也成为“抢手货”。据统计,“双11”一个小时之内,有220个国家和地区买家涌入下单,3C(信息家电)产品位居热销产品榜首。在美国太平洋时间11日零点34分,“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首单已全部点亮。

  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产品销售的火热,也印证中国服务业供给能力大大提升。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已超越“制造业”,这被认为是经济转型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白朋鸣说,如今人们的需求已逐渐从物质向文化、娱乐领域转移,与一、二产业相比,服务业对环境破坏小、吸纳就业多,代表着经济发展新方向。(记者张旭东、于佳欣、王政)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