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战马》“袭”心 ——新华网携手国家话剧院开展国内首次观众传感实验

  • 发布时间:2015-11-10 17:03:05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华网消息 被誉为英国“国宝级”的舞台剧《战马》已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话剧院联手制作出中文版。10月31日,该剧圆满结束在北京的首轮演出,即将奔赴上海文化广场与观众见面。

  这部讲述一战中少年艾尔伯特寻找爱马“乔伊“的舞台剧,相继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地上演,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首相卡梅伦都多次接见过“乔伊”。而11月中旬上海站的演出,又将成为它极为特别的一段征程。

  据悉,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将在本次演出中启用生物传感技术,了解观众的现场体验。这种剧场与科技的“跨界”实验在国内尚属首次,而其研究团队也是“跨国”组合。除中方的研究人员外,荷兰国家计算机中心将为本次试验提供传感技术支持。

  据了解,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影视、新闻、广告、教育、交通、服装等领域的效果评测,以及关注度提醒、儿童情商研究、自闭症治疗等。

  通过实验,我们将得知这部代表英国最高水准、长达3小时之久的舞台剧会在中国观众中产生怎样的现场反应?究竟哪些瞬间、哪些细节最能打动你我的心灵?

  中国国家话剧院对外合作中心主任、《战马》(中文版)制作人李东指出:“未来的艺术创作如果向个性化、定制化的方向发展,用户体验的数据积累将为创作提供更多参考,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满足大众的需求。”他希望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不同群体对《战马》的接受情况,从而为大家呈现更完美的演出,创作更多受观众喜爱的作品。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也认为,文化艺术领域从来都是充满个性化的领域,理应是最为重视用户体验的,但目前恰恰缺乏对用户的尊重。

  “每一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戏,现在看来似乎不可能,但未来应该可以实现。”杨溟认为,通过生物传感和人工智能技术,未来有可能使不同的观众拥有属于自己的戏剧。其基础是了解每个人在观看过程中的感受、分析个性化差异,在与创作及表演者的互动中产生新的内容、结构甚至结局。这种个性化与不确定性将可能为艺术创作带来新的想象空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真的可能实现。

  据新华网研究人员透露,本次“袭心”实验将于11月18-25日展开,目前正在公开征募150名实验志愿者,其中包括30名儿童。你想加入这场艺术与科学的盛宴吗?

  

  扫二维码报名 咨询电话:010-88050693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