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创新驱动经济转型跨越

  • 发布时间:2015-11-05 09:29:4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创新大潮澎湃激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全面开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不断释放充沛活力

  创新,国家与时代进步之魂。

  “十二五”时期,是创新摆上我国国家发展全局的时期,是创新上升到经济社会核心位置的时期。近五年来,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我国创新大潮澎湃激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全面开启,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不断释放充沛活力。

  创新唱响中国主旋律

  10月,北京秋高气爽,一场名为“创业创新——汇聚发展新动能”活动正在中关村内举办。

  作为我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见证着我国创新的脚步。2010年中关村内企业总收入1.59万亿元,经过近五年的快速发展,企业数量不断壮大,仅2015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已经超过1.5万亿元。

  如今,近万家高新技术企业、百万从业人员在中关村共绘创新蓝图,这里已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一环。

  “十二五”时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也进入关键期,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我国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后,我国科技进步持续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这是一串串显示创新实力壮大的数字——

  近些年,我国科技创新投入进一步加大,2014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1.3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比2010年提高84.3%,其中企业支出占76%以上;

  多策并举之下,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产出规模扩大,2014年技术合同成交额8577亿元,比2010年增长119.5%;高技术产业主营收入达13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55.8%;

  制约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得到强化,科技人员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这是一项项折射创新成果多点开花的突破——

  通过技术攻关,超级杂交水稻百亩片亩均产量超过1000公斤,农业创新效果显著;

  高铁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时速380公里,达世界先进水平,走出国门步伐加快,带动相关技术持续发展;

  互联网、电子商务、社交平台等不断推陈出新,快速发展,带动萌生一系列新业态的形成。

  这是一份份展示我国创新升级的成绩单——通过对传统中医药的借鉴与创新,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天河计算机运算速度与能效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探月工程、卫星应用、智能电网3D打印、智能机器人、先进生物制造等领域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可以说,“十二五”时期,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我国走向全面创新,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创新作为生存发展的核心要旨,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于创新大潮,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不断催生,创新氛围越来越浓厚,正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唱响的主旋律。

  千方百计促创新

  一家激光行业的创新企业,如今正致力于为更多企业提供创新方案。

  坐落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提供智能工厂、商品防伪、物联网等环节的激光产品与服务,帮助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知名企业革新了技术。

  “企业创新离不开政府提供的大环境,近三年公司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研发费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8000万元,这让我们创新可以轻装上阵。”华工科技公司副总裁刘含树说。

  企业是创新的“主角”。“十二五”时期,我国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激励政策,千方百计为企业“搭台”,让企业“唱戏”。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在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力促构建推动创新的体制机制。近五年,我国修订出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颁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不断通过改革加强中央财政对科研项目、科技专项基金的管理等。

  创新需要精心呵护,创新成果需要有效保护。

  “十二五”时期,我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14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比2010年增加2.8件;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万件,增长12.5%,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

  对极具创新潜力与活力的中小企业、小微企业,我国近些年密集出台一系列财政、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扶持优惠政策,并大力发展互联网技术,降低中小企业的创新门槛,一些中小企业依靠自身力量抓住机遇进行产品创新,成功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通过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改革等,我国把各项相关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统筹实施,真正让改革红利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效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说,“十二五”时期,我国从社会各环节为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通过制度创新,更多利用市场的力量来推动创新创业。

  创新驱动经济转型跨越

  创新不竭,动力不止。涌动的创新大潮,让创新经济的内核不断壮大,创新驱动也日渐彰显,持续释放充沛活力。

  以上海为例: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7%,其中第二产业增长1.9%,第三产业增长10.2%。虽然第二产业增长低于第三产业,但其中以创新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也就是集成电路、飞机制造、机器人等制造业增长却高出整个第三产业的增长,对经济的贡献在加大。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压力加大,而创新则犹如一个火种,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点燃,激发出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200.1万户,增长19.4%,注册资本12万亿元,增长43%。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11万户,全社会激发出的创新创业力量形成了磅礴之势。

  创业创新带来了经济、社会、民生等方面的改变。以国家高新区的建设为例,全国129家,园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的11%。全国40%的高新技术企业、45%的技术合同成交额、1/4的全国发明专利授权产生于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去年新增注册企业超过8万家,新吸纳大学毕业生超过50万人。

  可以说,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我国经济的“新引擎”已经加速发力,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近五年,我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4年的54%,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从农业科技对农业的大力推动来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010年的52%提高到2014年的56%,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10年的52.3%增至2014年的61%。

  传统制造业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之下,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新战略、新动力下,中国“智造”正在崛起,创新、创意产品遍地开花,迈向新型制造文明。

  创新,企业的成功之源,国家的发展之根,民族的振兴之要。

  展望“十三五”,创新驱动必将成为一条更加鲜明的主线,推动中国经济更加稳健成熟地向前。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