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应以质量代替速度作为经济考量指标

  • 发布时间:2015-11-04 01:00: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目前中国劳动力综合成本是印度和越南的三倍以上。这五年来,我国出口加工产业,也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始终在转移,主要是印度和越南。

  ●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新的基建网络和架构,而这个网络和架构需要国家在基础建设设施上面进行大量投资,这将彻底颠覆现在的机制。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在近日举行的“2015金砖论坛暨第四届全球房地产金融峰会”上就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预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高速增长的时代结束了

  林采宜表示,从宏观经济来看,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增长都是总量放缓的过程。今年三季度GDP增幅达到6.9%,创十年来新低,未来五年还会继续不断创出新低。也就是说,高速增长的时代结束了,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

  不断创新低的增长是不是就一定不好?经济就一定很差呢?林采宜并不这么认为,“速度是中性的,增长的快和慢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增长的质量。保增长保的是就业,中国90后人口数量比80后少了近40%,这是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人口断层。这个人口断层延续到20年以后造成了新进入职场的劳动力大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保就业并不难,增长速度也不需要像过去十几年60后、70后生育高峰那样不断制造新的就业岗位。人口结构决定未来五年中国就业增长率相对压力比较小。”

  林采宜认为,未来五年中国宏观经济将一直处于转型过程中,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第二产业的制造业。整个产业结构和就业特征也决定了“十三五”期间中国就业压力不大。“既然就业压力不大,那么增长的速度就不一定要7%或者6%。我认为,2016、2017经济增长可能在6.5%以上,2018年以后就在6.5%以下了,增长速度逐渐下行。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高峰值超过10%—11%跌到6%,即使到了6.5%也是比较乐观的增长速度。”林采宜强调。

  关于增长结构,林采宜认为,从整个宏观经济发展结构变化来看,2012年开始改善的势头已出现端倪,2012年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3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增加值超过了第二产业,2014年和2015年第三产业的增幅继续扩大。到了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已经达到51%以上,占据半壁江山。中国逐步从工业时代过渡到后工业时代,从以制造业为主拉动的增长转向以服务业为拉动的增长模式。

  跟它同时发生的还有一个重要现象,2015年1—9月份,单位GDP的能耗同比下降了5.7%,2014年这个数字是4.8%。也就是说,随着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化,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在不断下降。通俗地讲,“经济黑色的部分在退,绿色的部分在加强”。所以说,过去五年是中国经济以速度换质量的过程。发电量和GDP增长背离,煤耗的下降和发电量的背离,都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在悄然发生转变。

  中国经济增长将有新特征

  林采宜表示,以质量来代替增长速度作为未来增长的目标和考量指标,应该是更加合理的。她认为,随着以速度换质量新的时代到来,未来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值得关注。

  第一,投资拉动的增长时代终结了。很多人会关心明年的房地产会怎么样,制造业会怎么样,我认为,明年的投资增长速度还会继续下行,首先是房地产。今年3月30号以来,地产新政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尤其是一线城市地产的回暖,但是销售回暖的同时没有带动投资的增长。第二季度、第三季度房地产投资的增长速度仍然为负,也就是说地产投资仍然在下行。

  为什么开发商不敢拿地,不敢大批量增加新投资?是因为从全国范围来看,人口和地产存量比例已严重过剩,供过于求现象在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会越来越严重。我们测算过,从2013年到2020年,每年的结婚对数将从1300万对减少到800万对。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刚需逐年减少,而且消化现有地产存量也需要时间。

  房地产销售没有带动投资是好现象,说明了地产商的理性。销售回暖改善了房地产商的财务状况,也就意味着资金链断裂和债务违约的风险在下降,银行的坏账比例也会有所下降。这就是房地产新政带来的地产销售回暖给地产方面带来的影响,主要是财务方面的影响,而不是投资的新增。

  从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也处于下滑状态,而且未来还会继续下滑。从今年最新发布的GDP指数来看,GDP平减指数是负的。上个礼拜中国人民银行“双降”后,现在的基准利率达到1.5%,上一期是1.6%,如果再来看CPI,就会发现是负利率,也就是说,中国事实上已进入通缩时代,在通缩时代制造业的投资是很难迅速增长的。所以说今后两到三年,尤其是明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一定会继续下滑。从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10月份制造业PMI指数来看,也说明企业对未来增长信心是非常弱的。只要增长的信心偏弱投资就会偏谨慎。整体来看投资不会再成为未来增长的动力,政府的基建投资是在增加,但是占比只有22%,并不足以对冲占国民经济比重33%和23%的制造业和房地产的下行。

  第二,出口增幅下行趋势短期内也难以逆转。人民币会在基本稳定当中缓慢下行,可能会有所波动。只要人民币的汇率没有出现大的贬值,出口增长很难有效回升。2010年以来出口贸易逐年下降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目前中国劳动力综合成本是印度和越南的三倍以上。这五年来,我国出口加工产业,也就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始终在转移,大量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印度和越南。从这么大的劳动力成本差距可以看出,这种转移很难逆转。二是中国与日本和欧盟的出口也是节节下滑。这种下滑与人民币兑日元升值有关。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这导致人民币兑日元和欧元被动升值或者间接升值了30%—50%。在这种情况下,导致了中国对日本出口贸易直线下滑,对欧盟也是这样的。正是因为汇率的间接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中国出口下降趋势短期内难以逆转,这也决定了中国未来贸易预期不容乐观。

  经济增长动力在于消费

  对于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林采宜认为关键是消费。从整个就业市场来看,即便是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基本上也是供求平衡,没有出现明显失业增长的迹象。而且,居民工资的收入水平实际上还在快速上升,第三季度低端劳动力,也就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超过了GDP。所以,总体来看,居民的收入在稳定增长,而且增长的速度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消费的增长也就有了基本的保障。另外,从人口结构来看,目前40岁—50岁的人群,既有消费欲望,又有消费能力,这部分人群在人口结构中占比相当高。

  “从消费上来看,可能让人觉得增长率并不高,大概只有百分之十点几,可是看看贸易逆差就知道了。2012年以来,整个贸易逆差始终呈扩大趋势。这个趋势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印证,我们看到今年国庆节,在日本的东京等一些主要旅游城市到处是购物的中国游客,西班牙的巴塞罗那看到大量的横幅标语欢度中国的国庆和中秋,全世界都在欢度中国的国庆和中秋,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是消费大国,但是大量的消费能量落在海外。在国内的国际收支表上体现出来就是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个贸易逆差就是中国的消费潜力。”

  林采宜认为,未来增长还有一个动力就是绿色经济。今天通讯互联网受到普遍重视,但是能源互联网才是真正改变整个国家发展模式的动力。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一个新的基建网络和架构,而这个网络和架构需要国家在基础建设设施上面进行大量投资,这将彻底颠覆现在的机制。这一块改革是“十三五”期间发展很重要的动力。“十三五”经济发展表面上来看是消费,本质上是制度红利的释放。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