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以新型城镇化助推地方城市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0-15 05:45:2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广东农村城镇化研究基地课题组

  城镇是聚集的人口、活跃的经济活动和特定地域空间紧密相连的综合体,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作为典型的草根派城市,东莞原本是在广深夹缝中生存的农业地区,却凭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演绎成为农村地区城市化的精彩缩影。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剖析和探讨以东莞为代表的珠三角城镇化的路径与策略,对于提升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发展质量、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具有借鉴意义。

  注重产城融合,城乡发展一体化。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产与城的关系,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以产留人,避免因缺乏产业支撑而导致的“空城”困境。一是基础设施一体化。坚持现代化元素与市民内在需求相统一,统筹推进交通、信息、能源、环保、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坚持“地上”和“地下”相结合,既做好“显绩”工程,又做好“隐绩”工程。加强市域、市际间基础设施对接,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协调与共享。科学布局加密型紧凑型城市,大幅度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二是镇村发展工业化。实施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同步推进的策略,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土地和资本的流动,把工厂办到农民的家门口,发展壮大村镇集体经济,农村就地变城市,农民就地做工人、做老板,使城镇化发展与农民切身利益紧密相连。三是优势产业集群化。坚持走集聚发展之路,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梯度发展,促进各类企业向城市、园区、经济带集中,逐步在有条件的农村片区形成一批规模较大、层次较高、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益和集群效应。建立一批符合乡镇实际、具备发展潜力的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链条向前端设计和后端服务延伸,做强做优制造优势特色产业。大力支持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检验检测、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行业平台建设,为乡镇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城市发展组团化。优化城镇片区主体功能,推进区域统筹,加强资源要素、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行政资源的整合,推动城市空间从分散到集聚,从多组团到大组团,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加强城市对接区域发展,融入大城市群,突出城市发展个性,形成城市之间合理分工、布局。

  注重创新驱动,城市运营绿色化。创新驱动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正确处理城市扩张与城市更新的关系,大力推进城镇产业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一是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采取政产学研结合、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方式,由地市投入资金、提供研发用房,由高校院所投入技术、人才、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推动高校研发与地市需求的无缝对接,构建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凝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载体,建设一批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和创新产业集聚区。对应“国家制造2025战略”,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推动城市产业低碳化发展。二是加快城市管理创新。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全面深化改革结合起来,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城乡统筹规划管理机制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推进“互联网+”城市信息化管理,加快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创新应用,统筹实施“智慧环保”、“智慧医疗和教育”、“智慧城管”、“智慧交通”等重大信息化工程,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资源集约化利用。三是加强环保治理创新。按照让人和城市融入大自然的发展理念,明确城市发展的边界,严格落实生态红线规划管控。创新城市环境治理制度,持续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强化对山麓、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控制,推进森林进城、森林围城,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田园,塑造具有地方特色、望山见水、疏密有致的城乡风貌。利用边角闲置地块和景观岸线等,建设方便市民休闲活动的社区公园,打造“快节奏、慢生活”的宜居生活空间。

  注重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是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是优化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积极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建立健全“城乡一体、保障广泛、覆盖全面、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险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设施一流、网络健全、内容丰富、参与广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渠道多样、本外共享、优质均衡、城乡协调”的地方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向基层社区全覆盖。针对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先天投入不足、供给机制不完善、专业水准不高等问题,统筹规划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把治安、环卫、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范围。将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法律仲裁、心理疏导等基本公共服务延伸至基层社区。创新基层公共服务网络,完善社区服务信息化平台,建立社区政务服务中心,承接政府下沉到村(社区)的行政工作和公共管理任务,有效推动村级行政事务、自治事务和经济事务“三分离”,减轻村(社区)的经济负担。引入专业化、社团化、公司化运作的服务机构,提高社区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水平。三是统筹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异地务工人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进包括异地务工人员在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是政府应尽的义务。必须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条件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批次清单和阶梯式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途径,逐步将异地务工人员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共享范围,有效解决异地务工人员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读书、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注重社会和谐,城乡社会治理法治化。加强和创新城乡社会治理,是当代政府必须履行的核心职能,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一是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农村(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类组织的独特作用,建立“党组织领导、村委会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创新探索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围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人际关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集体协商和共同治理模式。大力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完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目录和清单,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不断完善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健全专家咨询和论证制度、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积极拓宽居民参与渠道。二是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积累的矛盾以及经济社会转型产生的矛盾错综复杂,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压力大、任务重、挑战性强。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和手段。建立融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居民调解于一体的大调解机制,建立集组织领导、预防调处、快速处置于一体的大预防机制。坚持全程跟进、适时介入、果断处置,构建政府主导下的劳资矛盾多元化化解的源头治理机制。深入开发大数据在社会舆情、治安防控、应急保障、公共安全等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三是破解基层社会治理关键问题。正确把握和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法治与德治、自治的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继承与改革、创新的关系,推出地方城市基层治理整体设计方案,切实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围绕创新和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基层重大社会事务协调、村镇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基层民主和依法治理等关键环节和重大问题,进行有效改革,建立完善充满活力的基层自治体制机制。在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异地商会建设、企业诚信经营等方面,创新推广积分制管理,大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注重多元包容,常住人口市民化。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人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工作环境的提升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要义。一是有序拓宽人口市民化通道。以优化积分制和企业自评人才入户为重点,优化调整外来务工人员入户政策。推行以居住证为基础的户籍制度改革,优先解决好进城时间长、工作时间长、可以适应城镇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口市民化问题。加快户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依法依规保障本市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实现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待遇一体化管理。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体系。二是培育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地方城市人文精神,化为市民的内在准则和行为习惯。大力培育和塑造具有开放开明、兼容特质的包容文化,增强地方城市文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大力培育塑造地方城市精神,精心宣传推介地方城市形象,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对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大力倡导和弘扬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使本外人口和谐相处,构建本外融合型社会。推进基层文化站、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广泛开展便于社会各群体参与展演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使外来务工人员有好书读、有好讲座听、有好展览欣赏、有好平台展示,营造和谐、兼容、共享的文化氛围。三是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坚持经济与文化双翼齐飞,以文化建筑延续城市文明,加强城市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存,增强城市文明的积淀。依托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时间全天候、空间全覆盖的图书馆网络,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发动市民共建学习之城。依托绿道网、森林公园等,引导市民参与环保行动,践行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加快构建个人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提高市民的诚信意识。以空巢老人、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为服务重点,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建立健全内容丰富、效果明显、机制健全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执笔人:王思煜、丁晋清、潘祥佐、邓春玉)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