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雪域特色文化助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0-13 05:31:3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浩瀚的星空下,藏族同胞欢快地跳起了“打阿嘎”,他们并非专业演员,而是拉萨市城关区慈觉林村村民。近700名演员再现了松赞干布为迎娶大唐文成公主时修建布达拉宫的场景。秋夜已凉,但在露天剧场里,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不时用相机、手机拍下一幕幕精彩的场景。

  这是大型藏文化史诗剧《文成公主》的演出现场。作为拉萨市“文化兴市”战略的具体项目之一,这部以星空为幕、山川为景的实景剧自2013年8月首演以来,受到了来自各地观众的青睐,常演不衰。去年,《文成公主》的票房收入已达1.4亿元。今年旅游旺季,每天观看的观众平均达到3000人次。

  在雪域高原,古老而悠久的藏文化独具魅力。依托这一宝贵资源,西藏自治区积极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好、潜力大,正成为促进西藏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14年,西藏文化产业产值27亿元,增长12%,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3%。

  特色文化聚宝库

  “‘央嘎’绵羊你在忙;绵羊你为吃草忙;男子汉我也在忙,我为家庭而奔忙。你别动别动稳稳坐,我快快为你脱皮袄;旧新毛彩云一片片,又刃刀海鸥一样飞。”这是已故藏族作家江央西热所写的一首藏北民歌,记录在《西藏最后的驮队》中。歌中所描述的情景和曲调,在美丽的羌塘高原至今依然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驮盐歌、采盐歌、剪羊毛歌、侠盗歌、拉伊等藏北牧歌传承百年、甚至上千年。

  西藏是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保护地之一。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居住在这里的西藏各民族人民在劳动、生活和交流交往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果,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

  自治区成立50年以来,高原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弘扬。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实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程,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支持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西藏全区发现共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俗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800项。

  藏文化不仅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底蕴吸引着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球,而且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价值,是西藏发展中一笔巨大的财富。开发和推动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于保护和繁荣西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西藏各族群众带来经济收益,成为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

  政策给力促繁荣

  今年9月,第二届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藏博会”)在西藏会展中心开幕。藏博会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搭建了本土最大的展示平台,藏文化最精粹的产品得到现场展示。无论是海内外游客,还是本地市民,都将藏博会视为一场文化盛宴。

  藏博会受到海内外游客欢迎的背后,是西藏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近年来西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成果。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西藏文化产业的战略价值,采取重大措施、推出各项文化产业政策,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12年,西藏出台《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并不断完善深入推进西藏文化改革发展政策体系,为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4年是西藏“特色文化企业精心培育年”,自治区文化、财政、旅游等部门根据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西藏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打破行政条块分割,形成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格局。同时,自治区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扩大到每年5000万元,专项扶持和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西藏群艺馆,今年首场“指尖神韵”唐卡系列展展出了噶玛噶赤画派“80后”画师洛追巴珠的个人画展。洛追巴珠说:“现在年轻画师的创作条件比老一辈画师更好,有利于推出更多优秀作品。”

  2014年6月1日颁布施行了西藏首部地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确立了非遗保护工作的目标、方针、原则、步骤和措施等。自2005年西藏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非遗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保护中心等机构相继成立。“通过认定传承人、举办专题培训班、落实地方性非遗法等手段,自治区加大了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西藏自治区文化厅非遗处处长吉吉介绍。

  西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文化企业自身的努力。例如,《文成公主》史诗剧自首演以来,创作团队克服各种困难不断完善和改进剧本,不断丰富和改进演出细节,今年加大投入实现了5项特效升级,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拉萨市和美布达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琪告诉记者,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明年《文成公主》一剧还将实现藏寨、青稞麦浪、倒淌河、吉祥八宝等5项特效改造。虽然《文成公主》一剧演出效果不错,旅游旺季时一票难求,几乎成为进藏游客拉萨游的标配,但企业还在不断提高改进,追求更好的演出效果。

  打造新支柱产业

  慈觉林村村民次旦巴卓在《文成公主》一剧首演时就当起了剧中的藏戏演员。“每天80元工钱,一个月下来,有2500元左右,比起以前家里的收入明显增多。”次旦巴卓说,自从《文成公主》演出场馆在慈觉林村开建以后,村民挣钱的渠道越来越多,村里的大部分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据估算,《文成公主》史诗剧开演后,为群众提供了演员、保安、保洁、管理等近170个岗位。

  “我们引入市场机制,成立了拉萨市和美布达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巨资倾力打造了《文成公主》这个新的文化品牌,目前看来效果非常好。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拉萨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效地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落户我们园区的每一个项目都突出文化内涵和文化创意,突出文化促进旅游的理念,我们力争把园区真正打造成‘藏文化的世界总部基地、藏文化旅游产品标准输出地、藏文化创意发祥地。’”拉萨市政府党组成员、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朱梅品说。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给西藏的旅游增添了厚重,提升了品位。西藏文化和旅游部门修订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全面加强民族演艺、民族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新兴文化业态与旅游的深度结合,重点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大力扶持文化旅游品牌经营,并积极与区外相关省区市合作。在去年9月的首届藏博会上,西藏23家本地文化企业组团展出了近300余件特色产品,文化产业展区现场销售和预定产品金额达300多万元。今年9月,第二届藏博会共签约涉及旅游文化项目20个,投资高达141.9亿元。藏博会已成为西藏旅游文化资源展示和营销的魅力平台,西藏文化产业和旅游相结合,不仅“开花”而且开始“结果”。

  西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藏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宏亮告诉记者,如今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人文内涵和文化吸引力正推动着文化与旅游、教育、生态等领域良性互动。据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产业处处长尼玛次仁介绍,到2020年,西藏拟建成5个国家级和20个自治区级的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相关行业从业人口突破3万人,文化产业年产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特色文化产业将成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来自西藏的唐卡漂洋过海,当西藏的舞蹈剧目走出高原,当具有西藏特色的“福娃”摆放在远方游客的案头,西藏文化产业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