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十二五”期间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农民生活品质提升

  • 发布时间:2015-09-29 10:1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网9月29日电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今日总结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转变的八大特点,潘家华表示,中国已经进入城市主体型的社会,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态势非常明确,从生活品质来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非常快,说明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的2015年中国城市发展高峰论坛暨《城市蓝皮书No.8》发布会今日召开。

  潘家华在总结“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特点时表示,“十二五”时期中国城镇化,从外延到内涵“十二五”期间的转变由八个方面可以看出这样转变的过程:

  一是城市结构。首先,中国已经进入城市主体型的社会,改革开放初期就是城市这样一种主导,但是城市化水平也正是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突破,也就是中国农村占人口的比例低于50%,而城市人口占社会人口的主体。从这样一个意义上讲,这是一个社会整体的转型。其次,中国城镇化进程赶上并超越世界平均进程。在“十二五”以前中国落后于世界平均进程,“十二五”期间中国超越了世界平均进程而且还在快速拉大差距。

  二是城镇化区域差距开始缩小。中国存在三大差距,一是区域差距,二是城乡差距,三是贫富差距。从区域差距来看,这样的差距还存在,但是在缩小。

  三是城市群成为城镇化主要载体。城市发展的特征与载体在“十三五”期间所表现出来的是城市群的整体发展和空间格局的表现。中国城镇化城市群作为载体,无论是在投资、人口、产出等各个方面都在中国城市经济总体和国民经济的总体中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四是城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究竟有多大,从2013年的情况来看,36个中心城市占全国655个城市的2/5,超过40%。从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实际利用外资,所占的比重都接近甚至超过一半。

  五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城市的基础设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2006年城市的用水普及率还只有86.7%,到了2013年已经接近全覆盖。城市污水处理,在2006年的时候只有56%,经过“十一五”也只提升了10个百分点,在“十二五”期间,“十二五”前三年就提升了1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到在“十二五”期间的加速。

  六是城市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社会事业的改善对城市社会保险覆盖面和覆盖的深度都相对“十一五”期间有非常大的改进,特别是农民工参与社保的比例得到了大幅提升。

  七是城市创新能力不断提升。2005年专利申请受理还不到50万,到2013年已经达到240万。

  八是城乡收入差距开始缩小。创新驱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在“十二五”期间已经打下非常好的基础。除了区域差距在缩小,城乡差距也在缩小。城乡差距缩小就表现在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对比上。从2010年的大概3.23倍下降到3.03倍。尽管差距还很大,但是这样一种缩小的态势是非常明确的,而且从生活品质来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也就是用生活消费所占支出的比例中41.1下降到37.7,“十二五”期间的三年时间下降了4个点,下降的速度非常快,说明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