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精准扶贫富万家

  • 发布时间:2015-09-16 05:45:58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地处武陵山片区的贵州省江口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居住着土家、苗、侗等18个少数民族,拥有24万人口。近年来,江口县探索开展了两个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的30%用于贷款贴息试点工作,撬动金融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9600万元,缓解了扶贫资金投入瓶颈。

  为做细做实精准扶贫工作,江口县探索建立了贫困户“双评三审两公示一公告”精准识别机制;以户为单位建立了“家庭档案”,以组为单位绘制了民情地图,以村为单位建立了“村情信息库”,以县为单位建立了“小康信息库”,从而精准施策,制定帮扶计划。

  “我家将土地流转给葡萄种植大户,我还可以在葡萄园打工,收入比以前强多了。”江口县凯德街道黑岩村村民罗朝堂告诉记者。

  61岁的罗朝堂原是黑岩村三类低保户,2013年,他家人均纯收入1920元,2014年,通过产业带动,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3980元。

  2014年,凯德街道以黑岩村禾梨坳2000亩紫秋葡萄精准扶贫示范点为中心,先后在乍水、大坡等地建成葡萄示范基地3000余亩,并成立了江口县五农民居高山葡萄专业合作社、乍水紫秋葡萄有限公司,带动了全村7个村组265户896人脱贫致富,解决就业200余人。

  怒溪镇骆象村肖大顺也是江口县精准扶贫的受益户。

  “我自己有2.5亩茶园,平时自己管理,闲时到江口象头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去打零工,一年下来可以挣5000余元,加上2.5亩茶青收入,一年可收入1万多元。”肖大顺说。

  过去,肖大顺一家3口靠种植传统农业谋生,年收入不到1000元。

  近年来,骆象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采用企业支撑和龙头牵引带动茶产业发展。

  目前,全村有规模以上茶园15处,茶园总面积已达1.2万亩。其中,可采摘茶园7500亩,建茶叶加工厂4家、流水线4条。

  立足梵净山资源优势,江口县筹措资金对寨沙侗寨40余户贫困户的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同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对寨沙侗寨进行整体包装。梵净山担保公司通过国开行提供小额贷款,对有条件办旅游却缺乏资金的农户一律实行担保贷款,使寨沙侗寨40余户贫困农户获得资金保障。而为了让更多农户依托旅游发展农家乐,2010年,江口县农村信用联社和太平镇双方牵头设立等级评定小组,对寨沙侗寨76户村民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有针对性地发放农村小额信贷。

  “以前守着梵净山过穷日子,现在办起农家乐,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曹妹山庄老板娘曹恩旭说。

  今年上半年,寨沙侗寨户均收入达到8.6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实现全部人口脱贫。

  结合精准扶贫,江口县把解决农村困难住房户、农村危房改造户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依托凯德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把扶贫生态移民安置与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进行统筹规划,使搬迁的贫困群众通过务工、经营农家乐等方式,实现就近就业、创业,确保了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能融入。

  “以前在高山上居住,除种田外,农闲时节进城打短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到县城安置点居住后,孩子读书、就医、务工方便多了。”双江街道窍湾安置点居民杨秀军说。

  杨秀军通过贷款与朋友合资在县城搞起了装修公司,妻子到超市打工,年收入7万余元,一家人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

  据了解,2012年以来,江口县共规划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10个,目前已建成太平小河、双江窍湾、民和集镇、闵孝提溪土司城等5个安置点。

  通过自查验收,江口县农村贫困人口从2013年末的49300人减少到37783人,完成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517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末的23.5%下降到18.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72元,同比增长13.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亿元,同比增长24%。全面完成了整县“减贫摘帽”省定复查验收指标。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