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河殉国的牟凤鸣(上)
- 发布时间:2015-09-15 12:29:20 来源:宁夏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1935年7月2日,宁夏省宁朔县县长牟凤鸣,因痛心国难,愤不欲生而投河殉国。牟凤鸣此举,是对国民党政权不抵抗政策的无声抗议,意在唤醒国人,激发民众的抗日热情。
牟凤鸣(1889-1935),字仲阳,甘肃陇西人。出生于大户人家的牟凤鸣,自幼聪颖好学,熟读四书五经,敬仰历史上的名人贤达,立志为国为民。1913年,牟凤鸣于甘肃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就任南安小学校长。后又得亲友帮助,考入保定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甘肃省教育厅选拔优秀学子赴江浙一带考察教育,恰逢保定高师毕业的牟凤鸣被选入考察团之中。考察之中,牟凤鸣学习了先进教学方法,目睹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情景。返回甘肃省后,牟凤鸣先就任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监教员、校长,后又调任省立第五师范学校校长。任教期间,牟凤鸣向学生积极灌输爱国思想,鼓舞爱国精神。出色的教育活动为他赢得了学生和社会各界的称道,省教育厅传令嘉奖,颁给一等金质奖章,学生们也为他送上了一块匾额,上书:“士仰昌黎”。
1925年冬,西北军陆军第十一师师长佟麟阁被任命为陇南镇守使,赴任途中,下榻于牟凤鸣担任校长的省立第五师范学校。见牟凤鸣卓有见识,胸怀报国志向,佟麟阁遂聘请牟为陇南镇守使署中校秘书。身处乱世之秋牟凤鸣认为,真正能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不是教育,而是军事,于是他答应了佟的邀请,决定投笔从戎。
1928年,马仲英在甘肃河州发动了“河湟事变”,佟麟阁因平马不利,受到刘郁芬的指责后,遂引咎辞职。牟凤鸣随佟到了河北后,因不愿虚度人生,他辞别了佟麟阁,开始游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让牟凤鸣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寻找报国之门的他投奔马鸿逵部任军部党务宣传干事。1933年,马鸿逵任宁夏省政府主席,牟凤鸣随马来到宁夏,就任宁夏省立第一中学校长。在省立一中,牟凤鸣亲自给学生上课,把爱国爱民、救国图存思想融入课堂,用屈原、岳飞的爱国故事感染鼓舞着广大师生。
1934年,马鸿逵任牟凤鸣为军法处处长。这虽是马鸿逵对牟的重用,但牟凤鸣却觉得这项工作很不适合自己,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这时,日本帝国主义又开始了入侵华北。牟凤鸣向马鸿逵上书,建议马鸿逵能代表宁夏将士上书蒋介石,请求唤起民众抗日,保卫华北,收回东三省。但马鸿逵却不以为然,对牟凤鸣说:“国家之事委员长自有安排,你我都管不了。在其位谋其政,做好自己就行了。”马鸿逵的态度让牟凤鸣大失所望。
1935年1月,马鸿逵调牟任宁朔县县长。上任后他清查隐瞒丈亩数的“地霸”,处理了管理水渠的“水霸”,这些措施受到了百姓称赞。为解宁朔县困苦农民生机,牟凤鸣上书省政府请求减免税赋,但也无人理采。
宁夏回族自治区档案局(馆)供稿
(特约撰稿 张久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