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邂逅桦墅,聆听乡土文化的复苏

  • 发布时间:2015-09-14 06:29:49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上接A1版)几个月下来,桦墅村面貌焕然一新。去年底,桦墅参评市水美乡村并顺利过关。

  乡村改造过程中如何传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传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是桦墅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他们请来了曾参与上海世博会的东联设计集团,系统梳理桦墅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重塑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努力探索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合作模式。

  米铺油坊,触摸质朴浓厚的乡村文化

  今年1月,在2015国际休闲产业论坛上,桦墅改造项目获得了“国际优秀乡村典范奖”。项目设计师朱胜萱说:“乡建并不是去摧毁原来的东西,而是保留修复土地记忆,站在原来的文化基础上,再往前走一步。”

  徜徉在古村落里,记者慢慢触摸到了这种对乡土文化、对自然、对村民的尊重与呵护。例如对原生树种植被的保留,将水泥路恢复成质朴的石板路,角落里落满灰尘、不知摆放了多少年的瓦缸、青石磙,这些就地取材的老物件上刻印着最原生态的乡村记忆。

  一间正在施工的建筑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古色古香的牌匾上写着繁体的“十八号米铺”。工作人员介绍说,桦墅对历史工业遗存和乡间特有的业态,如米铺、油坊、酱铺等,在保留精髓的基础上改扩建,打造传统特色产业链和多元化业态模式。

  据介绍,桦墅规划定位是“主题式乡村休闲社区”,二期工程将陆续开放市集区、民俗展览馆等功能建筑,形成具有鲜活气息的生态圈和生活方式。

  即将开通的地铁4号线设有桦墅站,届时桦墅将是南京唯一地铁到村的涉农社区,这对当地无疑又是一大利好。

  稻花飘香,最好吃大米也要“互联网+”

  桦墅地理条件优越,但经济基础薄弱,粮食种植产出低,农民收入也很低。2012年,一名村干部外出学习时,听说了江苏省农科院培育出粳稻新品种“南粳46”,并被评为“中国金奖大米”。村委会得到这个信息后,力邀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省农科院博士王才林到村实地考察,最终与省农科院达成合作,正式启动“桦墅大米”特色农业项目。

  2013年,村里花大力气完成了水稻基地配套设施建设、还建了大米加工厂、购置了生产设备,并成立桦墅农副产品合作社,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村民秦林法指着远处的稻田告诉记者,以前种普通水稻时,一斤大米也就卖2块多;而“南粳46”一斤能卖到9块,“村里给我们的收购价是6块,算下来一亩地多赚4000多元。”

  2014年,“桦墅大米”遇到销售危机。区街干部四处奔走,在媒体和网络销售的帮助下,桦墅才渡过难关。2014年,村级集体收入1241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18600元。“桦墅大米”也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尝到甜头,桦墅人也晓得了“互联网+”新概念。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几天前村委会刚刚召开了“农村电子商务研讨会”,探讨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产品销售,并推动农民创业创新,引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他透露说,村党支部正在和京东洽谈,争取将桦墅村开到电商平台上,让村民也能坐在电脑前做买卖,最终实现人人致富。“现在,村民们都在盼着下一个丰收季的到来呢!”本报记者 刘大山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