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深山密林养蜂忙 增收路上“甜蜜蜜”

  • 发布时间:2015-09-11 08:29:19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大山深处藏百花,百花丛中酿香蜜,作为极少数享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琼中蜂蜜,都是由中华蜜蜂(或称土蜂、中蜂)酿的蜂蜜。中蜂蜂蜜是熟蜜,所含的生物酶含量更高,这其中,尤以琼中主打的百花蜜为高。

  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养蜂产业日益红火,养蜂投入劳力少,低投高产,是促农增收和政府扶贫的重要产业。

  投入少收益高

  “养蜜蜂最容易赚钱,一箱蜂投入500元,产蜜售卖之后可以达到5000元的收益,一般情况下10倍收益是正常的。”来自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新市村委会的杨元武乐呵呵地向笔者介绍道。

  作为众意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元武自2008年成立合作社之后,就做起了蜂种育养的工作,以合作社为单位,杨元武每年最多的时候可以接到7000多箱订单,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买蜂种的人也逐渐从县内转向全省。

  “最少时我们年收入也有10多万,多的时候可达上百万。”从孩提时就开始接触养蜂的杨元武谈起养蜂,自信满满。“养蜂只要掌握好技术,一般不会亏钱,每年要抓好春季出蜜期,七、八、九月的重点是保蜂,不让害虫、胡峰等侵害蜜蜂。”杨元武说,“只要这几个月保护好蜜蜂,春天来的时候,收获会让你天天笑的合不上嘴巴。”

  蜂蜜联姻“奔格内”销路好

  每到节假双休日,琼中“奔格内”景点都游人如织。游玩在琼中,购买当地土特产是游客们一直热衷的。

  “老板,我又来跟你买蜂蜜了。”每次来什寒村,海口的叶庆松总会购买蜂蜜回去,他说什寒村山高林密,杂花蜜源丰富,土蜂蜜纯正优质,是送给亲戚好友的最佳礼品,这次他一口气买了100斤。

  “自从县里推出蜂蜜采收乡村旅游路线之后,蜂蜜销售一路走好,有时候一天能卖掉150斤的蜂蜜!”什寒村村民王庆武在村里开了一家“苗家特产店”,经营蜂蜜、山兰酒、灵芝、牛血藤等各种土特产,他说蜂蜜是游客最钟爱的产品,每到节假日蜂蜜都很畅销。

  什寒村村民王国敏、黄秋梅夫妇是村里的养蜂大户,他们家除了开农家乐,还养了40箱的中蜂,黄秋梅说她家今年蜂蜜产量达900斤,大部分卖给了游客,卖完后预计蜂蜜收入在7万元以上。

  什寒村是琼中知名的“奔格内”旅游点,也是琼中今年启动首届蜂蜜采收节的5条乡村旅游路线之一。

  琼中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5条乡村旅游线路的推出,不仅带动了琼中主题游,更为琼中蜂蜜打开了销路,随着销路的拓宽,目前琼中很多蜂农的蜂蜜都是供不应求。

  养蜂业迎来新“甜蜜”

  据悉,什寒村养蜂产业只是琼中养蜂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县政府的支持和蜂蜜采收乡村旅游路线助推下,琼中养蜂业今年迎来了“甜蜜期”,农民饲养蜂群数量稳步增加,养蜂促农增收效益日渐显现。

  据琼中蜂业办数据统计,今年琼中计划发放蜂种3158箱,已发放2400箱,余下的下半年发完。

  截至2015年8月,琼中全县建立养蜂示范村42个,养蜂农户3600户,养蜂5.47万箱,新增了3000箱,产量82万斤,预计产值3318万元。相较去年同期,蜂蜜增收4万斤,新增160万元,平均每箱蜂产蜜15斤,产值600元。

  据琼中蜂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随着“奔格内”乡村旅游渐入佳境,琼中进一步整合黎苗文化、田园风光、旅游景观等优势资源,实行农旅结合,大力推动蜂蜜等特色产业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有效带动了蜂蜜特色产业发展,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政府科普养蜂技术助农

  养蜂促农增收,技术是关键。在大力推行养蜂的过程中,琼中一直通过举办大型科普、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以及成立科普养蜂示范基地等方式,给农民科普养蜂知识和提供技术支持。今年科技活动月期间,琼中县科协利用技术优势,分别在什运乡、和平镇、湾岭镇各举办一场养蜂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民400多人次。

  湾岭镇湾岭村委会老市王伟科普养蜂示范基地创建于2009年初,养蜂农户7人,为了更好的统一技术管理和销售,王伟带头组织养蜂农户成立了湾岭绿山农民养蜂专业合作社。

  被政府打造成为养蜂科普示范基地之后,该基地采取政府与农民自筹资金购买的方式发展养蜂业。2015年该基地养蜂95箱,收获蜂蜜2700斤,预计产值13万元,户均收入1.86万元。

  “今后我们基地计划注册合作社蜂蜜商标,打造合作社品牌,拓宽蜂蜜销售渠道,也通过这种方式让蜂蜜以及养蜂技术为更多农民所熟知。”王伟说。

  (本报撰文小琳 黎大辉 李珍 秦海灵)

  (图片均由琼中县委宣传部提供)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