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借智慧政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 发布时间:2015-08-18 01:00: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是推动智慧政务建设的根本要素。一些企业界人士和专家表示,在国家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提倡“互联网+”的形势下,应切实打通智慧政务的脉络,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实现政府服务、群众方便、企业盈利的三赢局面,用最小的投入把智慧政务市场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据了解,智慧政务市场整体呈现碎片化和分散化的态势,行业整体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神州数码智慧城市服务集团总裁谢耘说,智慧政务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起步的,当初项目并不大,技术水平要求也不高。所以市场上既有浪潮、神州数码等大企业,也有很多业内人士都没听说过的小企业。以神州数码承揽的项目为例,大项目有几千万元规模,小项目不过几百万元,甚至就是一个具体的审批业务包。

  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副会长、天津博和利软件设计有限公司总裁郭晓和告诉记者,目前相当一部分所谓智慧政务企业靠拉关系到处揽业务,做出的东西适用性差,而真正研发业务软件的企业反而生存艰难。十几年前他从美国归国创业时,很多有相同志向的人都选择开软件公司,但这些年那些公司大多都死掉了。

  企业反映,目前智慧政务领域竞争激烈,全国范围内能做政务系统的企业不下3000家,甚至一个政府部门就能有一家小企业在做系统,这导致软件公司的利润率仅在6%左右,尤其是做政府项目的利润更薄。

  记者了解到,智慧政务市场细碎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少地区专注于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在如何打通数据孤岛、融合应用数据这个重要问题上重视程度和规划力度不足,导致大量宝贵的数据沉睡,商业模式无法定型,企业只能靠政府项目做业务,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缺乏持续性盈利的平台和机制。

  “现在硬件建了很多,搞了很多机房、设备,但利用率很低,国内很多城市的硬件利用率甚至低于10%”,烽火科技集团科技发展部技术总监桑梓勤说,以武汉市民之家为例,其存储能力只用了约20%。

  一位地方相关负责人称,数据没有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很多部门认为只要有功能流转、审批系统和政府网站就够了,对数据能不能创造价值、数据开放以及数据融合等都不重视。

  企业方面反映,中国信息化水平最高的是个人消费品电商领域,而智慧政务领域是发展最慢的,目前我国各地政府的信息化水平还较低,潜力很大,但这个潜力要多少年才能释放出来,就得根据现实情况判断了。

  “决定政务信息化推广潜力的首要决定性因素是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郭晓和说,发达国家普遍是小政府大社会,审批事项相对较少;我国政府部门不仅审批多,还有不少事务性工作,贯彻简政放权力度的大小,决定了智慧政务市场的繁荣与否。

  上述地方负责人还说,目前一些地方的网上办事服务就受制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如果改革不到位,流程不再造,那么网上服务就难以改造,光从技术上改进只能是浅层次的。

  北京亚信集团副总裁邹明达说,衡量一个信息系统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准,是“谁在用,满足谁的需求”。智慧政务不能只为政府内部服务,更应该为群众开一个入口,让大家能看到更多的信息,办更多的事情。只有充分吸引来自百姓的流量,智慧政务的生命力才能增强。

  多名国内知名软件企业负责人均表示,智慧政务应分“三步走”:第一步是集中建设,一定要避免按目前的市、县、镇、村的行政模式来分级建设智慧政务,因为分散的系统和数据很难形成有价值的东西,应在三四线城市统一使用省级系统。第二步是打破数据分割,应由国家宏观部门进行顶层设计和强有力的整合,整合条块、融合数据、打通业务。第三步是产业化运营。邹明达告诉记者,按传统模式,政府想做集交通、社保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一卡通”,需要很大投入。而亚信在一个小城市把当地“一卡通”做成了银行卡,政府把资金直接打到个人卡上,实现了管理的扁平化和透明化;卡里有了钱,银行就被吸引来了,希望能参与“一卡通”的开卡和后台管理;以一个小城市30万用户计算,银行给每个用户掏30元的后台建设费用,政府一下子就节约了八九千万元的投入。

  中城智慧城市研究会秘书长李建平说,现在是两头热,一头是政府急切想引进企业资本,一头是企业想通过智慧城市建设释放过剩的能力,但担心不熟悉情况被地方政府忽悠,中间缺一个扁担。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避免两个问题,一是有投资能力的企业与地方签订协议后,政府不释放资源或兑现协议,存在懒政思维;二是企业签了协议去股票市场圈钱,并不投资,政府因为签了协议而动弹不得。

  相关企业和政府人士认为,建设智慧政务体系单纯依靠财政非常困难,最佳的手段就是依靠市场化运营,而且一定是围绕着老百姓需求来建设。政府在智慧政务的建设中不需要投多少钱,就是要转型提供服务,下决心融合数据,通过这些“软”手段为有意愿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大量资本进入,直接带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的繁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孙洪磊、阳娜、叶健、韦慧、王贤、马晓澄采写)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