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角”融合发展稳步推进
- 发布时间:2015-08-13 04:34:22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在交通、旅游、农业、医疗、城乡统筹发展、产业合作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融合,使得“中三角”区域内日益形成要素流动、产业互动与经济相融的良好氛围。2014年,在全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湖南、江西、湖北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实现了9.7%、9.5%、9.7%的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
8月12日上午8点14分,经常往返湘鄂两地做生意的武汉医药公司经理胡女士,从武汉火车站登上了G1005次高铁,一个半小时后,就抵达长沙火车南站。“就像在市里、省内通勤似的,现在太快太方便了!”胡女士说。
交通的快捷便利,快速拉近了湘鄂赣之间的时空距离。现在,奔走在黄鹤楼前、三湘四水、赣鄱大地,时时可以感受到共建“中三角”的浓厚氛围,三省交流融合发展的成效随处可见。
随着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迅速突破,以工商管理为代表的市场一体化也在“中三角”顺利推进,产业结构布局日趋合理。目前,工商部门跨省投资不改字号,信息互通、投诉转办、联合维权等制度也在这三省探索实施。记者还了解到,“中三角”省与省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几乎每个月都会进行旅游促销。建立开放的市场,取消旅游障碍和壁垒,是近年来中部旅游融合的重要尝试。
交通互联,市场互通,有力推动了“中三角”区域内要素流动、产业互动与经济相融。
过去,湖北襄阳汽车产业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产业层次也不高。主要为东风汽车公司配套的湖北神一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落户襄阳后,又带动了一大批优秀汽车配套企业落户,使襄阳汽车零部件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配套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襄阳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集聚能力和配套功能进一步显现。东风汽车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与之配套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由华东及沿海地区不断向“中三角”转移,生产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据介绍,从2010年至今年一季度,湖北、湖南实施合作项目1737个,实际到位资金796.6亿元,其中2014年实施合作项目339个,实际到位资金201.4亿元。为中联中科、三一重工等湖南知名工程机械企业配套的800多家中小企业,三分之一来自湖北、江西等地。
在长沙繁华的八一路上,武汉本土品牌仟吉、良品铺子、周黑鸭等连锁店频频出现,在湖南经商的湖北人已达30余万人;在武汉,半数地铁车辆产自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在湖北投资经商办企业的湖南人已有20余万人;南昌火车站旁,湖北周黑鸭、湖南绝味鸭脖、江西煌上煌等,一起诱惑着食客的味蕾。在江西投资经商办企业的湖北人已近30万人,创办企业3000余家。江西到湖北投资经商办企业的人数已达20多万,注册企业6000余家。2011年至2014年,江西引进湖北5000万元以上项目185个,实际到资439.5亿元,且呈逐年递增态势。
据统计,武汉、长沙、南昌三地目前已在产业、交通、科技、文化、旅游、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签订30多项部门合作协议。
武汉市人社局工作人员透露,三省的医疗卫生资源将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将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卡在城市群内通用,建立区域内医保基金跨省结算机制,逐步实现跨地区参保人员信息资源互联共享、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和跨区域实时监管,建立参保患者异地就诊协同管理机制。
武汉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合作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三省将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重点,加强城镇发展合作,推动毗邻城市间和城乡规划对接,推进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转移接续等,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发展合作,破除产业同构、竞争同质顽疾,强化产业链对接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加强现代农业合作,着力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共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共同规划和打造跨行政区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三省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2014年,在全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湖南、江西、湖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实现了9.7%、9.5%、9.7%的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幅2个百分点。“中三角”,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稳增长的战略力量。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