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人心中的阎吉英
- 发布时间:2015-07-31 12:31:05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介休人最近的生活被一个人的名字冲击着。
2015年6月25日,介休人阎吉英病逝。同样身为介休人的我,却从来没有见过阎吉英真容,但他的名字,从儿时起,渐渐放大声量,直至振聋发聩。
1996年,我坐在父亲的摩托车后座上第一次上绵山。在那里我听父亲讲完了介子推的故事,“这是每个介休人应该知道的故事”。晌午不太透亮的阳光,入目皆是破败,想到与母同焚的介子,让我觉得空谷里充满了哀伤。
1997年,父亲告诉我,那个炼焦炭的阎吉英老板投资开发绵山了,以后应该可以骑着摩托车到山顶了。阎老板为了修复绵山上一座庙,花了20万。20万敲中鼓膜,我不由得咋了下舌头,“烧蓝炭,来钱快,有钱当真任性”。
2003年,大学放寒假,同学们相约上绵山。满目葱笼、啁啾婉转,绵山巨变竟让我有隔世之感。“绵山文化真深啊”,外地同学称赞着,我应着却暗自诧异:“阎吉英不止修庙啊,这简直是拿绵山作诗。”美景伊人相映红,水帘洞前,我第一次握住了她的手。多年后,她成了我孩子的妈妈。再登云峰寺顶,我们在阎公功德香炉内,郑重其事地上了一炷香。
2012年,自己埋首书案撰写介休转型发展的新闻稿,在资料中赫然发现,那个已过花甲的老人,又擎起了转型的大旗,亲自在内蒙古的草原上纵横,建起了有机硅厂。看着这段简短介绍,我胸中奔腾不已,久久不能动弹。
今年,阎公的噩耗传来,父亲与我相对无言,他说,“这是每个介休人应该记住的日子”。
听介休的煤老板说,他创“三佳威”焦炭品牌风靡海内外,却执着地投资几亿元研发资金,为了给焦炉加个盖子、不冒废气,太傻。“义安老百姓白花花的棉桃种不成了,这样下去是要断子绝孙的。”他一句话盖过了所有的质疑声。现在介休已经加冕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环保先行者的跬步如今已至千里。
我参加工作后,有一次在绵山上遇到过拾荒者,发现他们神情呆滞却衣着干净。同行者有些诧异,导游介绍说这些人都是身体残疾或智力缺陷,是阎吉英董事长把他们都接到了山上安顿生计,“逢年过节他亲自上山给他们塞钱。”导游透着自豪感:“像汶川地震、职工生了大病,阎总都捐了不少钱。”
单位的领导讲,阎吉英神气,却不霸气。我不理解,他给我讲了个往事。有一次他带着记者采访阎吉英董事长,却因种种原因迟到了近一小时。他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推开会议室那一霎那,却发现阎吉英一个人正襟危坐,眉目之间竟没有一丝焦躁。采访两个小时,阎吉英一直身端体直,双目含笑,妙语连珠。“这叫雅量。”“这也是他十几年来接受过的唯一一次采访。”
介休人常说,介子推给了介休的名字,阎吉英给了介休名气。焦炭之都、清明寒食发源地两个赫赫威名都与阎吉英一生坚持的事业息息相关。
然而,时至今日,我终是没能见过阎公一面。阎公出殡之日,由于工作原因我也未能站在去往绵山的路口远眺一眼,默诵一句。“恨不扶柩踏歌行,古时介子今吉英。”这或许是每一个介休人心中不能释怀的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