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1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铁腕治污也应让就业“软着陆”

  • 发布时间:2015-07-08 02:31:50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董文龙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然会带来阵痛,这种阵痛由谁来承担是考验政府治理智慧的时候。铁腕治污,保证了政府顺利完成环保任务,但民众承担了巨大的转型代价,似乎也不尽合理。政府的治污方法、手段应当更加科学、合情合理,让治污的铁腕多一些对民生关心的温情。

  近期,山东省临沂市“休克式”铁腕治污引发社会舆论关注。据报道,自今年2月底临沂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被环保部约谈之后,4个多月的时间内,临沂市对全市57家重点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对412家企业实施限期治理。环境好转了,但这种“刮骨疗毒”式的治污模式,也带来了大量工人失业、生计无着和社会治安状况恶化等问题。其实,放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来看,一些环境污染状况严重的工业大市也面临同样的境况,如唐山、石家庄、邯郸等城市,在大力治理环境污染企业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工人失业、企业资金难以周转等问题。

  像临沂市这样对非法偷排、漏排、环评违规、排污技术设备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治理,既符合我国《环保法》的规定,也是走科学发展、践行生态化、绿色化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自然环境需求的根本利益,于法于理于社情民意,都行之有据。但是铁腕治污引发的工人失业,生活保障和就业问题也不能完全忽视,在依法关停治理污染环境企业的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当考虑在治污与民生保障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达到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民生的伤害。

  在某种程度上说,“临沂现象”的出现,是发展方式转型的当下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过去我们的发展很多时候不计环境代价,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这对于促进地方税收、就业起了重要作用。但当我们认识到这种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积极倡导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为GDP去毒、去害的时候,过去经济发展中积累的环境沉疴旧病就会集中显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然会带来阵痛,只不过,这种阵痛由谁来承担、各自承担怎样的份额,却是在转型过程中,考验各方、尤其是政府治理智慧的时候。

  如临沂市这样以雷厉风行、壮士断腕般的勇气和力度,来一场狂风暴雨般的治污“战争”,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短时间内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式的效果,顺利地完成了环保任务。这个过程中,违法排污企业被关停治理可以说有法有据,无可非议,但短时间内大量工人失业,生计无着,地方政府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经济转型阵痛的“包袱”是否应该像这样一股脑就全扔给了普通民众来承担?要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这笔旧账是必须要还的,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大趋势,但是在转型的过程中,这种“急刹车”式的转型方式似乎并不是十分合适,因为在这背后毕竟牵涉到千家万户养家糊口的问题。地方政府更应当将转型方式由“急刹车”变成“点刹式”,把“硬着陆”改为“软着陆”,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治理方式,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同时,要稳住社会的基本面,尽最大努力减少对民生利益的损害,提前做好一些善后应对准备工作,为保障民生构筑好“缓冲带”,这才应当成为地方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首选策略。

  各地在治理环境污染企业的时候,不妨制定出一个“时间表”、“路线图”,按照企业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分轻重缓急一批次一批次地进行停产整改,而且要确保整改一批收到一批的实效,这样既不会一下造成大量工人集中失业,又可为企业整改留出一定的时间。同时,政府不能对企业一关了之,一停了之,而是要对相关企业进行督促、指导,促使其尽快完成整改,尽早恢复运转。除此之外,对于由于企业停工整改造成的工人失业,政府应该提供过渡性的民生保障措施,尤其对于特殊困难群体,要重点加以照顾,要让工作始终做到以人为本。

  我们同时也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临沂现象”正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警钟,在这个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了表面上的“民生”与“环保”的对立,在根本上说来还是过去的发展中积累的环境沉疴集中爆发。这就要求各地方政府在发展方式上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发展的理念,以后在各类项目的审批上要尤其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只有让这样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才能从根本上避免铁腕治污的现象以及由此造成的对民生的损害。

  “休克式”治污,保证了政府顺利完成了环保任务,但民众承担了巨大的转型代价,似乎也不尽合理。各方都应当设身处地多为其他方面考虑,而不只是站在己方方便行事的角度考虑问题,更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忽视环保,也不能为了环保而不顾就业。要让政府的治污方法、手段更加科学、合情合理,让治污的铁腕多一些对民生关心的温情。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