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洗车创始人段东仁:风口上的“慢生意”
- 发布时间:2015-07-06 15:32:58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段东仁自称是个“长得像60后的70后”。
与同样是70后的马化腾、丁磊、刘强东等互联网同仁相比,段东仁和他们有两个最大的不同点:第一是在成功方面有些晚熟,第二是在长相方面有点早熟。
在创办e洗车的十几年前,段东仁在加拿大的一张沙发上整整发了一周的呆,那时的他刚卖掉了自己的体育经纪公司,为了北京奥运会在加拿大读了个体育管理方面的硕士,但却突然失去了方向。
十几年后,老段坐在e洗车北京办公室的一张转椅上,以一种轻描淡写的方式对国际商报记者说:“生意就像打高尔夫球——方向永远比距离重要。”
喝大碗茶的Uber“脑残粉”
也许是因为长得“比较着急”,一些e洗车的员工管他们的大老板叫“老段”。老段是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喝的是大碗茶,夏天这种饮料味儿足,凉得快。他又重复了一遍那句话“方向永远比距离重要”,然后端起茶碗喝了一大口,咂了咂味儿,叹道:“嗯!初恋的味道!”
爱开玩笑,能说会道,好交朋友,多少有点儿“贫”,喝点儿小酒,接投资人电话的时候也会称对方为“哥们儿”,老段身上几乎汇集了老北京人的所有行为标签。
老段最近成为了投资人的宠儿也许跟这些有关,总之e洗车在获得了A轮2000万美元融资后,B轮融资也已经非常接近完成。在记者问及B轮融资的详细情况时,老段显得有点儿不好意思:“这个现在真不太方便说。”但他没有否认B轮融资中可能包括来自BAT(百度、阿里、腾讯)的资金。
老段获得投资人的信任自然不全是靠性格,他从事的互联网洗车生意炙手可热。仅仅半年内,国内的互联网洗车企业一下突破了50家,他的友商中不乏“背靠大树”的公司正在疯狂烧钱,这个行业的现状像极了几年前的互联网打车行业。
作为服务业互联网转型的先行者,打车应用自然成为了老段和他公司学习的范本。老段是全球新兴互联网巨头Uber的“脑残粉”:e洗车的员工打车不用Uber不能报销,鼓励员工成为Uber司机,包括老段自己也是Uber司机,老段所有这些行为的目的是让公司学习Uber的商业模式。
“我们希望e洗车成为一家像Uber一样的高科技公司,而不仅仅是一家服务公司。”老段告诉国际商报记者,Uber用大数据算法解决订单和司机之间的调配,而随着公司洗车师傅数量和上门洗车业务订单数量的迅速扩大,e洗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我可不想通过人去传达公司对洗车师傅的指令,那样变数太大,Uber就是通过系统不断向司机推送信息,我们也一样,想用系统管理人,而不是单纯靠人来管理人。”
老段认为,O2O服务企业“从零到一”靠的是“地推”,而“从一到万”靠的则是高科技。
方向准比速度快更重要
在风口上的互联网初创企业多数“快”字当头,分秒必争,但老段似乎琢磨的却是一种“慢生意”。“效率不等于着急,更不等于乱。”他像很多老北京一样,兴奋起来从来不吝惜对自己的赞赏,“我是做保险大客户销售出身的,销售就是慢工出细活,我最长的一个保险订单谈了三年。”
在一切完全让他放心满意之前,老段不愿意在e洗车上上线新的产品,即便是在他人脉、资源最广的汽车保险领域。“与其上一个错误的产品,不如不上。基本功做好了才能快,做企业不是短跑,是长跑。”不知是否和早年的体育经纪人经历有关,有时候你不知道老段是在侃生意还是在侃体育。
他把从打高尔夫中悟出的道理运用到创业中:一杆打出多少码不重要,重要的是向果岭的方向打。如果说汽车后服务(包括洗车、保养、维修等在内的服务)是e洗车果岭的方向,那么上门洗车现在就是那果岭上的旗杆。
2012年,e洗车的前身是一家为买了车险的客户提供洗车、代驾、保养这类服务的公司,老段想要再次创业的时候,在汽车后服务中频率前三的项目中甄选:停车、加油、洗车,结果他挑中了他认为难度最低的洗车。“停车服务虽然频率高,但难度最大,它要求时间和空间的高度匹配,而且是实时的。”慢性子的老段深谙“退而求其次”的道理。“高频、刚需、低价、标准化。”洗车行业因为这些成了老段眼中再理想不过的创业领域。在解释这些他生意中的最核心问题时,老段反而变得言简意赅,这不得不让人想象,他曾在多少挑剔的投资人面前讲起过他的商业模式。
最后,在谈起他的商业模式的未来时,段东仁只透露了一点:e洗车已经对资本市场开放,希望今年11月能在新三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