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健康小屋开启幸福梦想

  • 发布时间:2015-07-02 06:32:31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吴晋斌马玉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因病返贫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小康路上的一只拦路虎。2015年,国家级贫困县山西大宁,以健康小屋为载体,采取县(疾控中心)—乡(乡镇卫生院)—村(健康小屋)一体化健康教育新模式,试点健康干预工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成为农民小康路上的护航者。

  一个村庄折射的贫病循环

  太德乡茹古村59岁的村民侯新凤20年前被确诊为胸积水,先后在好几家医院治疗,医药费近3万多元。她说:“每年最大的开支就是看病,一个月光输液费就得近千元,这个病把一家人折腾了好久,庄稼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没人打理。”

  “小病磨,大病拖。比较重的慢性病患者还有20多个吧,不少村民应该就诊不就诊,外面医院跑一圈回来就一贫如洗了。”大德乡卫生院院长郭润生介绍。

  2015年春节前夕,大宁县疾控中心在茹古村的健康普查显示,全村320户,常住村民不到500人,多为留守老人,有的老人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心脑血管、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缠身多年。

  地处山西省吕梁山南端,总人口6.9万的大宁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吕梁山片区对口扶贫县。伴随着这些疾病,土地撂荒、庄稼欠收、入不敷出让并不富裕的村民长期徘徊于贫困边缘,脱贫工作难上加难。

  这次普查的结果,让国家卫生计生委来挂职大宁县副县长的李天舒有了用武之地。

  “贫困的现实导致了医疗、卫生、健康宣传工作的先天硬件不足,但村民盐多、油重、好抽烟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李天舒说,“通过正规渠道使村民接受健康知识、改变生活习惯,是大宁这个贫困山区改变现状最现实最经济的选择。”

  一个小屋带来的新生活

  今年初,大宁县健康教育办公室和疾控中心在茹古村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健康小屋。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健康小屋后来深刻地影响了村民的生活。

  “我们的工作就是告诉村民限盐、控油、戒烟,让他们了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知识,多运动、多吃蔬菜。”疾控中心主任王引科介绍。

  “油少点,盐再少点!”6月9日午饭前,走进该村一个农户家里时,厨房里传出的话,吸引了记者的脚步。

  吐了吐舌头,太德乡茹古村66岁的冯大娘赶忙将勺里的盐往回倒了一些。

  冯大娘患高血压有几个年头了,为了她的健康,老伴每天在她做饭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着这些。

  以前,冯大娘经常头晕,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血压高到170,医生建议吃药降压,可药一停,血压又上去了。“降压药吃了不少,从几十元到上百元的,一年药钱就得几千块。”看着药瓶,她考虑是不是还得换药。

  “以前不知道盐多油重跟高血压和心血管病还有关系。”冯大娘指着老伴笑着解释,“我吃饭味儿重,不知不觉就多了,不过他也有把柄在我手里,逮住他抽烟,我也是‘狠狠’地训。”

  在该村走访一圈下来,记者发现,经过半年多健康干预,不少村民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知识有了了解,“粮食七八两,油脂减两成”、“食盐摄入高,减半是目标”。这些标语式的宣传语已经成为村民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也有了主动控盐、控油、戒烟和限酒的意识。

  一个模式构建的预防体系

  2015年,大宁被列为山西省第一批“全省健康促进县”,随即《建设全省健康促进县实施方案》出台。

  以健康小屋为基地,大宁探索建立了县(疾控中心)—乡(乡镇卫生院)—村(健康小屋)一体化健康教育新模式。

  县疾控中心出资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乡镇搭建场所,建立村级“健康小屋”。依托小屋,疾控中心与乡镇卫生院人员联合,在村里开展健康科普和卫生工作,并帮助卫生院培养公共卫生人员。

  不仅如此,大宁疾控中心还进村入户开展健康数据收集工作,建立了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健康档案,记录下村民的健康数据,定期了解村民的健康状况。

  如今,大德乡卫生院的铁皮柜子里整理存放有所辖村村民的健康档案。按照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的类别进行了归类,并以不同的颜色标识出来。

  “这样可以进行定期的比对,让村民切实感受到健康生活带来的变化,提高村民的健康素养。”李天舒说。

  在县乡村三级联动之外,大宁县针对留守儿童多的现状,开展健康教育进校园、创建健康学校活动。不仅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通过孩子的宣传影响老人们生活习惯的转变。

  “到2016年7月,全县将有20%的村庄符合卫计委发布的健康村标准,实现每村至少有一户是国家标准的健康家庭。”李天舒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