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启动 求解“地球之肾”保护之道
- 发布时间:2015-06-24 07:31:31 来源:国家林业局网站 责任编辑:罗伯特
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湿地具有生态、经济及社会等多种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17日“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在福建省长乐市启动,北起辽宁、南至海南11个沿海省份湿地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共同求解滨海湿地保护之道。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和保尔森基金会共同倡导发起,旨在打造沿海省份湿地保护和管理长期性合作与交流平台,并促进网络成员达成协调一致的保护行动。
据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主任马广仁介绍,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显示,我国沿海省份湿地总面积达1246.6万公顷,占全国的23.26%。而过去十年间,滨海湿地面积减少了22%,远高于国内所有其他类型湿地平均8.82%的损失率,严重影响了沿海省份经济可持续发展。
尽管一些省市已经制定了地方性的湿地保护条例,但目前我国尚缺乏全国性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马广仁指出:“社会对湿地保护认识不足、政府及有关部门湿地保护理念存在偏差、湿地保护体系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失都是当前湿地保护亟须解决的症结。”
“在我国的分类中,湿地被归为‘未利用’,存在可用于开发、农业及其他用途的可能性。改变这样的土地分类将是向前迈进的一大步,可以提高公众对湿地所具有的生态服务功能和价值的认识。”马广仁说。
2014年国家林业局出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明确划定湿地保护“红线”:到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
马广仁称,湿地保护目前已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主战场,而实现沿海地区湿地保护目标对于实现全国目标至关重要。“最根本的还是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多措并举积极恢复扩大湿地面积,提升湿地保护功能。”(记者罗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