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加速金融出海
- 发布时间:2015-05-28 02:36:08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在海外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国内加大对企业走出去扶持力度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企业正在加速出海。尤其是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在金融新常态下,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机遇,不断推进自身国际化进程。
□关注
金融为企业出海护航
“目前中国政府对于企业‘走出去’采取开放政策,加上欧洲及西方国家经济疲软,对于我所在的这一中国民营企业而言,是‘走出去’最好的时机。”今年年初被派往欧洲工作的曾先生这样对记者描述。
曾先生所在企业被国外杂志称为今年最值得关注登上国际舞台的十大中国公司之一。而记者认识的该企业的其他两位人士在同一时段被调往日本、马来西亚工作。
曾先生说,公司的国际化布局蓝图已经初见雏形,我们作为这盘战略大棋中的棋子,激动又兴奋。“不过,我也能感受到当地政府的一些排斥心理,将我们的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相联系,企业自身的国际化程度不够,任重而道远。”
曾先生只是中国企“走出去”的一个缩影。他个人的跨境金融需求、他所在企业的走出去所需要的金融支持,也是在侧面反映出中国金融业走出去的必要性。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加大开展境外贷款、股权融资、离岸金融等全方面配套金融服务。
回望2014年,中国金融业出海硕果累累。从中国银行业来看,双汇对史密斯菲尔德的并购案,创下了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收购金额的最高纪录。中国银行作为全程金融服务核心银行,扮演了贷款承诺函开立行、并购财务顾问、银团贷款牵头行、簿记行和代理行、上市保荐人等多个角色,对促成这笔业务起到了关键作用。
同时,随着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宽,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金融资金也加速出海,大手笔资金投向房地产及酒店相关行业。例如,安邦保险以19.5亿美元收购纽约华道夫酒店,阳光保险以4.6亿澳元收购悉尼Sheraton on the Park。
□背景
中国企业迎来出海黄金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义平对京华时报记者表示,“国家战略为中国金融业走出去提供政策红利,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金融出海提供新的机遇。”
去年底,国务院明确金融业要为企业走出提供便利,其中鼓励银行对重大装备涉及、制造等全全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业内专家预计,随着审批流程的简化,拓宽融资渠道,推动企业出海,可以促进中国制造业和金融业迈向中高水平。
同时,去年11月份,国务院宣布建立亚投行以及丝路基金,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间,亚洲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巨大缺口。在李义平看来,国家战略的红利,中国金融业该紧紧抓住,把握机会,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建设,加速金融合作。
“随着国家战略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加速,对跨境结算、项目贷款、并购贷款、担保增信、汇率风险规避、经营性贷款等综合性金融服务需求加大。中国银行业积极需求境外发展,抢占这一‘蓝海’市场。”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对京华时报记者表示。
另一方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在逐年飙升。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同时,去年,中国投资者共对全球156个国家和七地区的6128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5%。
多位分析人士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接近前三十多年对外投资总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预计将保持10%以上的快速增长。中国企业将迎来“走出去”的黄金期。
□市场
银行争做人民币清算行
本月25日,记者从建设银行获悉,该行获任南美地区首家人民币清算行。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南美洲指定人民币清算行,也是建设银行继获任伦敦人民币清算行资格后,再次在境外获得人民币清算行资格。
据了解,人民币清算行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重要的制度安排,它作为人民币跨境清算网络的中枢环节,在推动人民币“走出去”和离岸市场发展中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目前中国银行业,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在金融新常态下,积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市场机遇,争相成为人民币清算行。
“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银行业新的高增长点。人民币清算行布点遍布亚太、欧洲、中东、北美和澳洲。中行、工行、建行、农行、交行等各大银行争相成为人民币清算行。”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
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安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英国、德国、法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卢森堡、卡塔尔、泰国和马来西亚等10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与人民银行签署清算安排,清算行总数从2013年底的4个增加到目前的14个。大型商业银行充分依托其广泛的境外渠道优势,争相成为人民币清算行,其中,中行占7席,工行5席,建行和交行各占1席。
中国银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林景臻曾对媒体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将给中资金融机构和中国企业带来重大战略机遇。目前境外市场的人民币资金存量预计可能已超过2.8万亿元,海外投融资、现金集中管理、双向资金池和大宗商品交易等业务空间巨大。
此外,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度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6.5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人民币跨境直接投资结算金额1.05万亿元,同比增长97%。
上述券商分析人士指出,银行可以借助本币优势实现全球化发展,加速人民币结算清算业务的增长,吸引更多客户,增强客户黏性,加速国际化进程。
发力“一带一路”
与此同时,“一带一路”战略将为中国企业在全球投资创造新的机遇,尤其在与该战略密切相关的基础建设和能源行业。
多位分析人士对京华时报记者指出,目前正在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中国金融业最好的发展机遇。建议中国银行业盯紧“一带一路”相关的重大项目和重大业务,密切跟进重点行业走出去的进程,支持优质企业进行全球产业链布局,全力推动出口信贷和项目融资、船舶融资、飞机融资和租赁融资等业务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推进,中国金融业也随之走出去。工行行长易会满近期指出,在2015年的贷款投向上,包括“一带一路”所涉及的项目。
未来,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将配合北京地区企业走出去,为企业提供国际结算、跨境人民币结算、贸易融资、对外担保等各项服务,协助企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降低全球融资成本。
此外,全国性商业银行也积极跟进“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企业走出去,构建自身国际化格局。民生银行方面表示,民生银行将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为企业股权融资及跨境并购服务提供更多的选择,民生银行提出“凤凰计划”战略,支持企业走出去收购兼并优质的项目、技术和品牌。
□观点
国外网点布局仍不足
在李义平看来,中国金融出海起步晚,起点低。2007年后,中国银行业开展跨国业务,也是为走出国门的中国企业及个人服务。目前中国银行业出海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国外网点不足,金融便利性有待提升;二、法律、税务制度等风险;三、是国际化人才匮乏;四、是跨文化整理能力较弱;五、是还面临东道国政治风险。
上述银行业人士也表示,“金融新生态也给银行业公司治理带来新挑战。国际化成为中国大型银行发展的重要方向。东道国监管要求、公司治理模式和跨国文化整合都对中国银行业提出新的要求,在公司治理方面要借鉴别国成功经验,同时兼顾自身制度理念、战略意图,本地化和集团战略要协调好。”
专家建议,在跨境并购和重组方面,中国银行业将在杠杆融资、并购债券等高收益、风险可控的创新跨境并购业务方面发力;在操作层面上,将强化商业银行产品与投行产品的联动,加强对跨境并购、杠杆融资、并购债券等产品的专业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建设。
国企有望主导海外投资
富而德律师事务所中国业务主席高育贤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海外投资很大一部分将由国有企业主导。“中国国企在目前全球投资版图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市场仍处于动荡中的欧洲大陆和东南亚地区,这些市场仍然具有较好的资产估值”。
同时,上述券商银行业分析人士指出,民营企业成为走去新生力军,金融业也将更多与民营企业合作。金融出海未来将继续伴随着大型国际以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去,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在中国资本寻求国外投资机会的过程中,中国金融业加速出海,预计未来很有可能影响全球金融格局。
此外,在李义平看来,在当前有利的购买环境下,再加上政府“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所提供的支持,中国金融业正把握有利契机,发展其国际化战略。
京华时报记者 余雪菲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