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3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王京生剖析深圳文化产业如何从“垫底”到“支柱”

  • 发布时间:2015-05-18 18:3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北京5月18日讯(记者 成琪)2015年5月14日-18日,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自2004年创办以来,深圳文博会已成功举办十一届。从首届成交额356.86亿元跃升至第十届的2324.99亿元,累计成交额超过1万亿元,文化出口交易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采购商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这组数据正是深圳文博会发展成就斐然的缩影。当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文博会的成功举办,凸显了文化产业其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深圳文博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集中焦点,通过文博会可以看到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发展走向。”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京生在接受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十几年来,深圳的文化产业从垫底到支柱产业,而且在四大支柱产业的速度中是仅次于高新技术的速度。王京生认为,有两个客观原因。一是得益于中央推动文化建设的大背景,包括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翼全面发展,两个轮子一起滚,也包括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所采取的一系列国策。第二是深圳这座城市的禀赋和气度。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她最年轻、最有朝气,最赋予理想和梦想,为创意提供了广泛的扩建和好的土壤。深圳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为文博会、文化产业增加科技含量,文化+科技成为鲜明特征奠定了基础。人口的构成,城市的使命,以及城市的担当和梦想精神,这也是一个客观条件。

  在当前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深圳作为移民城市的无限创意能力和为文化产业提供的丰硕土壤,使深圳文化产业从弱到强,迅速腾飞成为支柱产业,成为全国领头羊。王京生表示,还得益于四个主观原因。

  第一是得益于深圳十几年提出的“文化立市”战略。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十几年前提出文化立市,文化立市意味着在推动中国经济时,把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条件和根本目标,这是需要眼光的。“而文化立市,把文化作为城市发展之魂和城市的血脉去营造,这为文化产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是一项重要的决策。深圳市委关于文化立市的决定到今天为止还在影响着深圳的发展,也预示着这个城市还有更加远大的未来,特别是在文化方面。”王京生说。

  王京生表示,提出“文化立市”这个决策,很重要的一点是把握了城市竞争的规律。据了解,在当今城市竞争之中,特别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城市发展历史中,就是在三步走。第一步拼经济,最明显的就是以GDP论英雄,看经济总量。第二步是拼管理,这种管理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一般的城市管理、交通管理等社会管理,包括企业进一步科学管理,包括2.0、2.5、3.0的工业发展。第三步城市最终拼的是文化。放眼我们走过的历史,包括今天的世界格局,世界上一流城市、尖端城市靠什么获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影响力,经济基础固然重要,管理水平固然重要,但文化影响力无与伦比,成为这个城市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比如北京、上海、巴黎、伦敦、纽约,这些标志性的城市,最终决定影响力的是文化。

  第二是得益于是深圳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找到了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即“文化+”模式。“深圳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起飞,拔地而起,就是一开始没有就文化而论文化,没有在文化这个小窠臼之中发展文化产业,而是积极主动的把文化和其他业态有意的主动的嫁接和推广。比如说深圳是最早推出“文化+科技”的概念,后来又发展到“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文化+创意”,后来文体旅游局提出了“文化+休闲”、“文化+体育”等。今天看起来,“文化+”模式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跟互联网一样,互联网如果代表着科技和各种东西可以相加的话,文化也有这样的普通应用能力。”王京生阐述了对文化+的理解。

  今天这个时代“文化+”的模式,不仅铸造了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品质,改变着整个业态。如果各行各业里的商业中都有文化+,我们的生活品质、社会品质,包括人的素质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原来我们说文化和科技是产业发展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这是从两个作用来讲的,但我想讲的是,今天已经不光是停留在“鸟之两翼”的水平了,文化和科技是互为表里。”王京生提出。“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必须融合文化因素,它的产品才更有品质,而文化要想做得更尖端,一定要用高新技术的成果,所以互为表里。”

  第三是得益于文博会的平台。文博会是国家文化走出去的最重要的的战略平台,也是中国文化在国内进行整合交融、相互提高、相互激荡的一个平台。怎么利用好文博会这个平台,是城市的文化自觉和担当。“文博会成了深圳文化产业总的动员机构、动员平台和展示平台,调动了从市、区到街道,每个对文化产业有兴趣的人的积极性,最集中的一个表现就是文博会分会场的设立。”

  王京生特别提到了设立分会场,把主会场和分会场联合设置,他们之间的作用是互相支撑。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深圳文博会从第一届分会场是一个大芬村,发展到现在第十一届里的61个分会场,这个过程生动的展现了文博会对深圳本地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对,同时也反映了深圳文化产业对文博会的支撑作用,两者相得益彰。“坦率的说没有这个支撑作用,国家级平台也搭不起来。因为各类人士在这展了一番就走掉了,本地没有任何响应,肯定不行。”王京生表示。有数据显示,从去年的成交量来讲,分会场的成交量和主会场几乎是一半对一半,分会场占了将近半壁江山。

  第四是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保障。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