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的互联网创业路更加艰辛
- 发布时间:2015-05-15 01:00:5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足记可谓2015年以来首个走红的“现象级”应用,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这无疑是梦寐以求的情况。但是对于身在其中的足记团队来说,这确实是个意料之外的事情,也让他们一度手忙脚乱、人仰马翻。当很多人都在总结足记的经验时,他们还有哪些教训值得让创业者借鉴?
作为足记的创始人之一,杨柳对于足记3月中旬走红的感受是“失控”,“足记的红火完全是‘失控’的传播,感觉duang地一下火了。”
在杨柳看来,以情怀著称的足记一开始的底层架构就没有做好,所以当3月中旬面对千万级的用户量而没有承载住,没有办法给新用户提供最好的服务,整个团队都很难受。
足记爆红那会儿,版本还只算“公测版”,无论流程设计、UI界面、流畅度都还不尽如人意。在这种情况下,突然被展示到了数百万用户的面前,就像个“早产儿”一样,各种不适应。
而且由于用户激增,当时足记的服务器半死不活地拖了近一周,由此带来的应用闪退、刷不出界面等问题,好心的用户还反馈,但直接用脚投票的用户只会更多。服务器的瘫痪还导致后台无法顺利使用,不能持续为用户增添内容和话题,导致整个应用简直像一块“砖头”。
由于杨柳本人对技术并不在行,开始时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的功能表达,对于技术基础构建的不够充分。随着用户的不断涌入,导致用户关系都是断层的,后来逐步设想的新功能也没有办法加入进去。比如用户的社交关系、用户的关注及被关注情况、用户的地理位置,还有一些新的功能,都因为涉及到后台,所以一时间手忙脚乱。最混乱的时候,足记新升级的版本都不能用,以至于团队不得不提醒用户不要升级。
所以,在足记爆红的时候,整个团队其实并不开心。
对于当时的足记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想不到,而是做不到。所以,杨柳一度痛感,“不懂技术的互联网创业者就是悲剧啊!”
如今的足记已经走过了最困难的时候,用户也能够体验到稳定的服务。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足记走过的弯路有哪些教训值得吸取,足记团队又是如何反思这些问题的呢?
此前,足记团队也总结了几条教训,可供其他创业者参考:
第一,应用的底层架构必须足够扎实。此前足记团队还抱有侥幸心理,开始时都在慢慢开发,技术人员也不够,技术人员主要都扑在应用的构建上,所以对底层架构掉以轻心。足记最初的8人团队中,只有3名技术人员,两位创始人杨柳和宇文卿都是不懂技术的文艺青年,所以才会导致技术成为短板。
第二,当出现服务器异常现象时,必须要尽早引起重视。足记在3月7日第一次出现用户较快增长时,就已经发生用户发帖串号的现象。虽然技术人员迅速解决了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直到3月10日晚上,用户数量激增,大量串号发生,整个团队顿时措手不及。以至于一位用户留言说:用了这么多年社交软件,还是第一次看到能串门的。正如墨菲定律说的,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所以,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将已经发现的小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是必要的。
第三,在百度上做一些铺垫。诸如百度百科、百度经验、百度知道都是非常不错的免费渠道,不仅能增加产品的品牌曝光量,而且用户首次接触应用后,或者使用应用遇到问题的时候,一般都倾向于直接上网搜索解决方法。
第四,在显著的地方显示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相关的提示可以在应用内,也可以在官网上,但是一定要有。最初足记团队并没有做绑定用户的工作,初衷是想降低用户的“捆绑感”。但事实上,微博仍然是非常棒的用户互动平台,不少用户也习惯在微博上反馈和提问。
第五,要有版权意识。包括商标、软著、专利等,该申请的都得申请,别嫌麻烦,一个不能少。这些工作操作复杂、申请时间长、费用还挺高,所以务必尽早准备,这也是足记的血泪教训之一。不然当山寨货、抄袭者蜂拥而至时,团队就很难有办法去应对了。(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