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线话引洮】村里的热水器不再是摆设
- 发布时间:2015-05-14 05:35:33 来源: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宋振峰
“现在,洮河水来了,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终于派上了用场。”5月初,王海军对记者说。
5年前,这位通渭县第三铺乡第三铺村村主任,专门在自家的新房修了洗澡间,买了太阳能热水器。他打算让全家人像城里人一样,时不时地洗洗澡、解解乏。
令他没想到的是,很快,这个美好的愿望成了泡影。他家的热水器成了“摆设”,闲放了这么多年。
那时,由通渭县南部人饮工程送来的自来水,用了快一年。他和村里人原本以为,水,似乎再也不是问题。那年,村里208户人家,有三成多和王海军家一样,纷纷买了太阳能热水器。
靠着出门打工和种地膜玉米,这个位于干旱山梁上的村子,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再说,村子还是乡政府的所在地,沾着地理位置的光,一些人还能做点小生意,挣些钱。“有钱了,当然要享受生活。”成了王海军和村里许多人朴素的想法。
但生活好像跟他们开了个玩笑。热水器买回来了,自来水却没了。
由于通渭县南部人饮工程的水源地——锦屏水库水量不足,当时县城人吃水都成了问题,村里的水龙头也滴不出水。王海军和其他村民又重新“回头”,吃起了窖水。
(转3版)
(接1版)
刚开始,他还用泵给热水器上了三四回窖水,但实在是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太费水了。从此,王海军家的热水器彻底“闲”了下来。
通渭名为通渭,其实渭河并没有流经通渭,全县也没有一条“常流水”。地上没水,地下水也少得可怜,全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20立方米,是全省人均水量的五分之一。仅有的这些水,三分之一还是难以利用的苦咸水。少水的通渭,老天也不帮忙,多年来,全县年均降雨量仅为428毫米,而年均蒸发量高达1340毫米。
前些年,第三铺村人吃水,靠的是1公里外深山沟里的泉眼。山路说起来不远,可坡有五六十度陡。再说,泉眼细如游丝,一桶水,得花十多分钟,才能够舀满。有时,王海军去的一迟,等水得一两个小时。
上世纪90年代,我省开始推广“121”雨水集流工程。王海军和村民一道,在自家场院打了水窖。
水窖里存下了雨水,村民再也不挑水了。可谁家稍微想干点事,比如红白喜事,修路、建房……水窖存下的那点水就根本不够用。4年多前,王海军在乡政府所在的街道,开了家羊肉泡馍馆。从此,他每月都得开着自家的三马子,拉着白色的大水罐,到邻村的侯家坡村拉一回水,一立方米水算油钱最少得50元。
水这么缺,村里人平时吃饭、洗衣,谁不省着用?
20年前,村民孙雅琴结婚时买的“长风牌”双缸洗衣机,这么多年,也一直闲放着。每年,她只是在过年前洗被套时,才用窖水洗一回。
爱干净的孙雅琴,以往洗衣服的水,也要放上两天,澄清了,再洗下一拨衣服。这样来来回回两三次后,最后澄出来的“清水”,孙雅琴还要再拖一下地。
洗澡成了件很奢侈的事。村民杨清峰不信这个邪:“城里人能用,咱为啥不行?”去年,他抱着这一想法,买了个太阳能热水器,在房子里安了绿色的浴盆、银灰色的浴霸。
结果,杨清峰才洗了几回澡,老人就整天唠叨,嫌太费水了。更烦人的是,还得用泵上窖水,太费电。慢慢地,他也不爱洗了。
今年1月,洮河水翻山越岭来到了通渭县。前些日子,汩汩清流终于流进了第三铺村,苦涩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村里的洗衣机、热水器再也不会是摆设了。”王海军说。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