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产业蓄水池盘活贫困村

  • 发布时间:2015-05-13 02:31:13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

  青海省扶贫部门结合省情农情,将扶贫产业集中起来,有效发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用,形成一座潜力巨大的产业扶贫蓄水池,从改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培育新型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到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产业龙头,形成了输血造血相结合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此举不仅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实践探索的创新。

  本报记者郜晋亮

  基于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客观现实,近年来青海省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等多种减贫脱贫的新模式,围绕“依托高原优势、做强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扶贫开发特色优势产业。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说:“目前,青海省已经在全省建成11个扶贫产业园。扶贫产业园要形成一套成熟的培养农牧业企业经营者和高素质农业技术工人的培训体系,发挥扶贫产业园区带动作用,不断放大产业功能和集聚效应,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转观念、变身份——

  从贫困农牧民变身现代产业工人

  2014年底,投入3000万元的玉树市(省级)扶贫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行。目前,扶贫产业园已入驻4家企业,两家民族服饰加工厂、两家民族工艺品加工厂,共吸纳当地农村贫困劳动力700余人。

  在青海省玉树市扶贫产业园诺布嘎琼民族服饰加工厂,一台台智能化的缝纫机整齐排列,桑德卓玛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着。

  刚到工厂里的时候,桑德卓玛还有些不适应,每天除了要学习缝纫技术,练习操作缝纫机外,还要追赶这样的工作节奏。现在,桑德卓玛工作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了。

  诺布嘎琼民族服饰加工厂负责人诺布才仁告诉记者,到工厂工作,首先要进行培训,不仅让他们能熟练操作现代化的机器,而且还要掌握先进的技术,让农牧民的身份在这里实现转变。

  玉树市市长扎西才让说:“扶贫产业园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促进了当地农牧民贫困群众观念的转变,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新玉树的建成让这里人们的生活条件一步跨越20年,生活条件变了,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也要跟着变。”

  转思路、变方式——凸显产业扶贫的集聚效应

  在海东市扶贫产业园养殖示范园里,化隆县柯曲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由布正忙碌着指挥工地上的工人加紧施工,8栋高标准现代化的羊舍已经建成,青贮池、仓库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马由布告诉记者,示范园已经准备引进小尾寒羊母羊2000只,以发展繁育为主,同时还在周边村建起了700亩的饲草料基地,再过两个月,养殖示范园就要正式投入运营。

  青海海之东农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韩秦告诉记者,整个扶贫产业园主要有科学养殖示范园、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民俗旅游示范园、贫困大学生创业示范园等功能区组成,这样做就是要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发挥集聚效应,带动农民增收。

  在现代农业种植示范园里,一套“智慧农业”系统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施肥、浇水、电子控温等现代农业技术在这里大显身手,操作这些智能机器的除了专业的技术人员之外,还有40多名贫困大学生。

  海东市扶贫和开发局局长李发远说:“让贫困大学生实现就业,只是产业园短期的目标,而更长远的是,让产业园成为贫困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最终培育一批具有高素质的从事现代农业的技术型人才。”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