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陈瑞爱:打赢动物疾控的战“疫”

  • 发布时间:2015-05-13 01:32:24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工作狂”“拼命三郎”

  “空中飞人”“女强人”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中国畜牧行业先进工作者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全国三八红旗手

  阳光透过郁郁葱葱的枝叶,落在华南农业大学的教室,学生们专心听着陈瑞爱授课;这洒向南粤大地的阳光,在23年前见证了她背起行囊离开城市,扎根农村投身禽类防疫的成长足迹。

  在一个叫“新兴”的地方,陈瑞爱兴起了她的事业;在一片叫“大旺”的高新区,她将我国动物疾病防控的事业越做越旺。从主持国家火炬计划、863计划项目,到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十多年的科研生涯里成果不断;从浸泡在农村的技术员,到大学教授、公司总裁和全国人大代表,陈瑞爱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传奇人生,前路也越伸越远。

  基层岁月:骑摩托穿山越岭的女大学生

  记者见到陈瑞爱是在日前举行的“新常态下畜牧业发展论坛”上。

  “学生很喜欢听我讲课,因为不枯燥、能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得益于她的另一重身份——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二十多年的科研经历,为她的教学生涯注入了许多实践心得,也积累了很多基层科研经验,在讲课和指导学生开展实践的时候,就有更多的实际案例和实操性指导。她的基层科研经验始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

  到大城市工作生活还是绝大多数大学生首选的年代,陈瑞爱却选择了一条乡村之路。

  1992年陈瑞爱大学毕业,放弃留校任教和广州机关单位的工作机会,回到粤西山区,在一个离新兴县城十多公里的小农场当起了技术员,成为这里的第一个技术人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疫病防控问题,积累更多的资料与实例,陈瑞爱或骑自行车翻山越岭,或驾摩托车穿村过寨,足迹几乎遍布了家乡的157个村庄。不论烈日炎炎的三伏大暑,也不论北风呼呼的数九寒冬,她白天下乡去作调查研究,到农家给鸡诊病,开处方;晚上则将死鸡带回实验室做临床解剖和实验室诊断。

  “基层科研单调、艰苦、枯燥,天天与鸡、猪打交道。农民兄弟没什么文化,要用很通俗的语言跟他们解释鸡猪为什么会生病,要说服他们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用科学的新技术去养殖,工作量非常大。”在基层跟踪养殖疫病防控一段时间后,陈瑞爱发现必须建立一套家禽生产生物安全体系,用规模化、标准化的管理,提高畜禽规模化养殖的疫病防控能力。为了建立这套体系,她先后用了6年时间驻扎在养殖场潜心钻研。

  终于在2001年,她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家禽生物安全系统的建立与推广应用》技术,获得了“九五”国家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同时在全国推广应用。

  2002年,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准民营企业进入兽用生物制品行业时,陈瑞爱组织团队迅速到肇庆大旺高新区拓荒建厂,建成大华农公司第一个疫苗GMP车间,在那里迈出了疫病防控事业的第一步。

  禽流感、猪蓝耳病:两次漂亮的战役

  “我们是第一个成功研制禽流感疫苗的民营企业。”陈瑞爱回忆道,那时大旺正处于起步阶段,园区一片荒凉,建设配套资源极度匮乏,公司筹建工作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由于公司刚刚创立,研发团队力量还比较薄弱,科研设施也比较简单,刚开始生产时,因为工艺不成熟,导致多批产品报废。在感到心疼的同时,她和公司团队坚持向科研机构、学校等单位学习,不断完善、创新生产工艺,迅速成长起来。

  2004年,禽流感疫情在中韩等亚洲国家肆虐,近千万只活家禽被迫扑杀。这对于整个养鸡业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然而,陈瑞爱在挑战面前又一次敏锐地感觉到机遇来了。为尽快控制禽流感疫情,农业部指定大华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的定点生产企业。接到这一重要使命后,陈瑞爱和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加班加点提供了优质禽流感疫苗近60亿羽份,使疫情得到迅速控制。

  全国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温氏集团当时存栏8000万只鸡,依靠疫苗免疫接种,创造了没有发生一例禽流感的奇迹。当年,陈瑞爱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先进工作者”。

  另一次考验是在2006年入夏,当时猪蓝耳病席卷全国,养猪业遭受重挫。陈瑞爱再次临危受命,负责疫苗的研制和生产。仅用了80天的时间,他们就完成了疫苗生产从种毒引进到成品出厂的全部工序,为国家农业部提供优质蓝耳病疫苗8000万头份,供应了全国15个省份的防疫用苗,为我国养猪业挽救了一大笔损失。

  这两次漂亮的战役,使得陈瑞爱和大华农成为了动物疾病防控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2013年,大华农还承担建设了“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控生物技术与制品创制重点实验室”。

  从事科技工作23年的时间里,陈瑞爱也始终坚持抓一线科研,为畜禽规模化养殖动物疫病防控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她先后主持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农转资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省级以上科研课题二十多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在她的带领下,许多产品在行业批量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被解决,先后有3项成果获国家级奖励,7项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并取得19项新兽药证书,58项专利等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转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人大代表:一份闪亮且沉甸甸的责任

  “当人大代表,就要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切实体民情察民意,当好人民的代言人,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十一届、第十二届连任的全国人大代表,陈瑞爱尽管工作繁忙,但她仍然用心履行代表职责,积极建言献策。连续履职多年来,陈瑞爱参加全国人代会,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专利法执法检查、大气污染调研、反恐专题调研、司法改革调研、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多次列席常委会会议,仅2014年全年就提出了建议和议案32件。

  陈瑞爱告诉记者,她常常牺牲节假日,到各地一线开展调研。如近两年发生的H7N9禽流感事件,让家禽养殖业遭受巨大损失。“当时,很多养殖企业的老板、普通的养殖户找到我,希望我向国家相关部门提出建议,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畜牧业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

  肩负这份责任和使命,陈瑞爱多次亲自到广州、佛山等多个农贸市场和养殖场走访、调研,邀请专门研究机构进行科学分析,先后形成关于更改“H7N9禽流感”病毒名、推行活禽定点屠宰管理、加快“广东省活禽经营管理办法”立法等建议,得到农业部、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广东省食安办等相关部门和业界同行的认可,也为有效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解决公共卫生问题和家禽的发展问题起到了助推作用。

  2014年7月,陈瑞爱参加第二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研讨)班,与全国各地调研团成员共赴河北省唐山等地进行为期4天的实地调研;2014年8月、12月又分别参加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反恐专题调研和司法体制改革调研。每一次调研,都是她对所关注的问题的一次深入剖析,也是她为提出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议案和建议所做的功课。

  “很多人会觉得我身兼数职会不会顾此失彼,其实不然,只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和时间,就会形成一个相辅相成、促进推动的良性循环。”教授、总裁、科研人员,陈瑞爱在三种角色中转换得游刃有余。可打拼事业难免需要“代价”,在有限的每天24小时里,工作已占去大半,但在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下,她已将家庭和事业的关系处理得和睦而有序。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