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也能发出市场经济的芽
- 发布时间:2015-05-11 04:39:09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计划经济学生的第一堂市场课
1992年是个特殊的时点。
那一年,我考上了江西财经学院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专业,满怀憧憬地奔向大学殿堂,终于可以领粮票、吃公粮了。那一年,中国正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四师兄用这样的迎新寄语欢迎我们——“热烈祝贺你们成为最后登上计划经济慢车的傻帽!”当时的感受只有一个,绝对是迷茫战胜欣喜——市场经济了,计划真的没用了?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迁徙户口时,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叫做“粮油关系”,关系人能够凭此每月领取定额的粮票和油票,或以购粮本的形式,在指定的某粮店购买规定额度的粮和油。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来说,“粮油关系”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但农村户口没有“粮油关系”,如果没有粮票,农民到了城市等于没有饭吃。本是农村户口的我,在考上大学后身份变成“非农”户口,因此有了自己的“粮油关系”,也拥有了每月领取定额粮票的资格。可是,由于赶上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点,空有一份“粮油关系”,却一张粮票都领不到,吃饭都是自己花钱买,粮票彻底没用了。这是我就读计划专业所上的第一堂市场经济课。
说起根源,粮票绝对是中国特定时间段内计划经济的产物,是物资极度匮乏的艰难岁月里解决大众温饱问题的必要手段。1953年,新中国面对战乱后几近崩溃的经济,开始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所谓的统购统销,就是国家以补贴的方式,以统一的低价从农民手里收购粮食,再以统一的低价在城市进行销售。这种粮价在当时俗称“平价粮”,需要凭借粮票购买;没有粮票,就只能高价购买“议价粮”。因此,粮票在当时拥有“第二货币”、“中国第一票”之称。
粮票的根虽然是计划经济的根,发出的芽却绝对是市场经济的芽。粮票的诞生,初衷是为了解决大众购粮吃饭的温饱问题,但随着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大众需求的变化,粮票的“购粮”属性逐渐淡化,“货币”属性不断强化,这个“计划经济的根”开始滋生“市场经济的芽”,并不断发展壮大。在物资匮乏的时期,想买布的人没有布票,怎么办?可以拿粮票换布票。想吃肉没有肉票,怎么办?拿粮票换肉票。想吃鸡蛋了,怎么办?直接用粮票换鸡蛋。市场经济的芽开始在粮票上崭露头角。
然而,粮票的基本属性决定了它存在的意义,它不可能取代货币。199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全国范围取消口粮定量方法,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近40年的票证先后退出历史舞台。粮票虽然退出了市场经济的主战场,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却又开始在收藏市场风生水起,重新焕发其市场价值的嫩芽。从这个角度来看,粮票不仅解决了很多人的温饱问题,更用自己的一生阐释了一个经济学道理——计划与市场焦不离孟,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北京晨报记者 汪世军
■链接
假粮票真不少
无论是几十年前作为购买粮食的凭证还是作为当代的收藏品,假票一直存在于粮票家族中。近年来,随着票证收藏价值的日益凸显以及印刷技术的进步,假票充斥市场,也为收藏者收藏增加了难度。
张君丰在题为《粮票收藏投资分析》的文章中指出,早在1955年发行第一套全国通用粮票时,设计者们即在票面上精心埋伏了不少暗记以增加防伪功能。伴随着印刷工艺的不断进步,粮票的设计者们在六五年版全国通用粮票的票面中同样也人为地设计了几处暗记。比如将票面“中华”二字竖笔下端改为斜尖头,将背面印章的国徽图案中“华表”顶部描绘成实心等。
收藏票证几十年的藏家季晓农就有过“打眼”的时候。据媒体报道,2011年,季晓农本想购买一枚极具收藏价值的“老假票”,但买的却是一张新版假票,4500元打了水漂。中原临时人民政府粮票在这一时期就发现存在广东版和湖南版两种版别的假票,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都很高。但他购买的这张新版假票不仅印刷粗糙、边框和文字均较模糊、纸张发黄发黑, 票面显示为民国38年5月版,面额为12斤的面粉票。但在同时期的粮票中,多以“小麦”或“麦票”这样的称谓出现,而不是以“面粉”这样的称谓出现。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粮票简史
从1955年到1993年
粮票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一种购粮凭证,粮票从1955年开始正式发行,1993年彻底退出流通市场。小小粮票不仅记录了一个个家庭曾经难忘的历史,也见证着国家经济从落后向腾飞的转变。
小家:从命根子到废纸片
说起粮票的故事,出生于1958年的妈妈居然成了北京晨报记者的第一个采访对象。“过去没有这东西可是寸步难行。那时候经济条件不好,什么东西都是凭票购买,咱家每个月的口粮就得精打细算,按计划来。那时候最怕家里来客人,吃饭都成问题,也不轻易到别人家去,怕给人家添麻烦。你爸在重工业行业有补助,因此咱家粮票还算宽裕。邻居李爷爷家就不行了,由于户口的关系,只有李爷爷一个人有粮票,但俩大小伙子特能吃,月月犯愁。”
对于出生于五、六十年代的人来说,粮票伴随着他们成长的全过程。从早年间的受过穷挨过饿的计划经济时代,到1980年代中期生活条件转好,粮票的地位也出现了180度大转弯从全家的“命根子”变成了“废纸片儿”。“到了80年代后期粮票就不怎么用了。那会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特能吃。你姥姥每回看见就让你慢慢吃,别噎着,现在有的是粮食。”1993年,国家粮食价格放开,在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第二货币”粮票,终于完成了 38年的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国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99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全国范围取消口粮定量方法,粮票、油票、肉票、购粮证等活跃在中国经济舞台近40年的票证先后退出历史舞台。同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一退一进、同年发生。这既是“票证时期”物资匮乏的终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发育、完善的新起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晓山曾在粮票退出历史舞台20年之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粮票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典型产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供给增加了,供需取得了一定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取消粮票,是顺理成章的发展趋势。”
如今,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两百多年前提出的那个令人震惊的理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默默地将供应和需求调节到平衡的一种状态”,正在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无论是短缺还是过剩,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渐进性的改革正在被证明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改革本身不是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是改革的根本目的。从产生到退出再到被收藏,粮票也只是中国经济改革史中的一个小小符号,但其背后记录的大时代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或许才是这些纸片儿给予国家最有意义的礼物。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