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撂荒的土地长出"金子"——一位农村微型企业主的互利经济学

  • 发布时间:2015-05-03 18:56:21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走基层 听民声)撂荒的土地长出“金子”——一位农村微型企业主的互利经济学

  新华网重庆5月3日电(记者韩振)罗迎萍是重庆涪陵区龙潭镇义和村1名孩子的母亲,也是1位微型企业主。在村民的眼里,她更是1位神奇的人:她在自己的微企农业园内巧用“互利经济学”,让撂荒的土地长出“金子”来。

  义和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距离涪陵城区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几年前,这里的村民都靠外出务工挣钱,村里过半土地撂荒。如今随着重庆小微型扶持政策的出台,大量农民工返乡创立企业。

  “我是2011年返乡,在政府补助2.4万元的情况下创业。”中学文化的罗迎萍说,她回到村里流转了170亩撂荒的土地,搞起特色农业园,里面种果树、花卉,还在鱼塘种了莲藕、养了泥鳅。从农民工成功转型为小微企业主,罗迎萍的最神奇之处不是她熟练掌握专业的养殖种植技术,而是善于运用“互利经济学”。

  “什么是互利经济学?”面对记者的疑问,她将记者带到自己的20多亩葡萄地里,指着一群正在吃草的鹅说:“葡萄藤下有很大的空间,我利用起来喂了300多只鹅。鹅除去地上的青草,粪便也给土地提供了肥料。1亩葡萄每年收入2万元,1只鹅能卖300元。”

  “不仅是种葡萄,农业园里的所有种植养殖基本上都运用了互利互惠的理念,将不同的产品搭配在一起种植养殖。”罗迎萍说着,带记者来到一方30余亩地的池塘边。池塘里,荷花开得正盛。

  “池塘里不仅种了莲藕,还放养了泥鳅。”罗迎萍说,莲藕给泥鳅提供了所需要的食物,泥鳅给莲藕提供了必需的养料,还让池塘淤泥更加疏松,更加利于莲藕生长。搭配种出来的藕和养出来的泥鳅品质好,价格高,从来不愁销路。1亩池塘可以产藕7000斤,产泥鳅800斤,加起来收入2万元-3万元。

  池塘的旁边,有一个占地10亩的塑料大棚,里面种植的樱桃正值成熟,一个个粉红色的樱桃挂在枝上,犹如一个个晶莹剔透的玛瑙。罗迎萍随手摘1颗让记者尝尝,很甜。

  “我种的樱桃不打药,也不施肥,摘下来就能吃,味道也更好。”罗迎萍说。这让记者很纳闷,不施肥如何能保证土地的肥力,让果树结出又大又甜的樱桃吹郊钦吆芤晌剩罗迎萍笑着指了指大棚里的一堆废弃的菌种。

  “村里有一家蘑菇厂废弃的菌种无法处置,我就用车免费拉回来,打碎之后作为肥料施在土里,既给土地增加肥力,又保证土质的松软,非常利于果树生长。”罗迎萍说,她种出的樱桃从不摘下来卖,全是别人过来摘,1斤樱桃价格20元,1亩樱桃收入3万元-4万元。

  “我以前也只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没想到瓜和豆原来是可以套种的,这些互利互惠的知识我都是在网上学的。”罗迎萍说着,拿出一款智能手机,并翻出微信让记者看:“我正在农业园里安装摄像头,以后人们在网上可以全程看到种植养殖过程,这样有利于产品的网络销售。”

  记者在义和村采访了解到,2010年,在重庆最高可补助5万元创业扶持资金的激励下,全村41个村民像罗迎萍一样创立了小微企业,他们流转了村里8000亩土地种植蔬菜、果树等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以前土地很多无人耕种,现在都长出‘金子’来了。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不到4000元,去年达到8300元,有200多个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义和村村委会主任王树明说。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