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北京拼车市场现状

  • 发布时间:2015-05-03 16:22:56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从拼座到一对一

  拼车原本是长期存在的需求,传统的拼车是乘客按照“拼座”自发而来的。拿北京为例,最典型的需求发生在上下班通勤时间,提起“燕郊拼车”这个带有北京特色的现象,很多人都会想起那一个个九位数字的QQ群,或是58同城上那一挂就是半个月的帖子。

  然而在城市内部,当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聚集在一起时,创业公司们通过试错洞察到了正确的商机。在上述我们提到的主流的拼车软件,“一对一”拼车的模式似乎成为主流;不过,在51用车和嘀嗒拼车这两家公司创业早期,均是先开始尝试多人拼车的。

  所谓多人拼车,一般是由用户在App上发布拼车需求,根据时间段、目的地等要素寻找合乘车辆,每位用户每次出行进行按座收费。李华兵是51用车的CEO,而此前他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创业经历,即创办了哈哈拼车,主打多人拼车模式,按照他的回忆,当时多人拼车的车费约为每个乘客、每个座位5元至15元——更像是移动版的“58同城拼车社区”。在上线半年之后,李华兵的团队放弃了这个策略,开始转向一对一拼车。据了解,嘀嗒拼车也已经放弃了“多人拼车”的版本。

  “传统的拼车模式,一接多,等待时长,沟通成本高,路线也难以协调,会很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所以我们开始尝试做减法。”当被问及原因时,嘀嗒拼车的产品副总裁朱敏这样解释。

  据了解,在这些主流的拼车软件中,有80%的需求都是进行一对一服务的。有不少乘客表示对“多人拼车”这种方式还是存有一点介意。不过在微微拼车CEO蒲繁强看来,一对一拼车虽然是当前的主流形式,但随着车主的增加,路线问题的解决和使用场景的丰富,多人拼车便成了顺其自然就可以达到的效果。

  一对一拼车的应答率到底怎么样?根据嘀嗒拼车等企业透露的数据,上下班时间则称为订单的高发时段,因为拼车主要针对年轻白领人群;但限于北京的交通情况,早上叫车应答率会相对较低。目前,拼车应用的叫车应答率可以达到80%左右,而根据滴滴打车平台公开的数据,其叫车应答率在95%左右。朱敏认为,由于拼车模式下车辆并不是随时待命的状态,应答率很难做到像专车或出租车那么高,因此比较难实现随叫随走的情况。

  车主成了香饽饽

  私家车主成了各种叫车软件拼抢的资源。对于非专职司机来说,选择拼车类软件门槛相对较低。开车毕竟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车主在上下班的路上能结识形形色色有趣的人,同时实现了分担油费——这对于一部分车主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不过,拼车软件的火热也提供给了私家车主们更多的选择。记者在多次使用中发现,不少车主的手机上都装了多款拼车软件。由于这些车主和拼车软件公司并没有直接的雇佣关系,因此自然存在了多重选择。“嘀嗒和天天单子多、51给出的费用比较高、微微软件很安静和人性化。”一位私家车主曾这样描述不同拼车应用的使用体验。

  车主数量是影响产品使用体验和应答率最关键的因素。根据各家拼车公司给出的数据来看,车主数量均在二三十万左右。但在这二三十万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三四家拼车软件中进行交换使用的,如何才能真正地把司机端用户留在自家平台上呢?

  蒲繁强给出的答案是,建立核心车主以及依靠算法支持为车主推送更顺的拼车线路,这也是目前多家App采用的较为普遍的方式。在这些拼车软件的页面上我们不难发现,会有各种关于车的洗护、保养的优惠活动。此外,还有创业公司会根据活跃车主建立核心车主群,进行线下交流活动的组织。

  但车主群体更看重效率,因此路线推送是否贴切才是他们最后留在这个产品上的关键因素。据了解,虽然目前几家拼车企业均采用的是百度地图提供的LBS定位和检索技术,但是在背后算法还是各有不同。

  朱敏展示了嘀嗒拼车车主端的页面。除了普通的上下班预约之外,还新增了“附近订单”功能。这个功能会向车主展示两小时之内,附近的用户发出的乘车需求和路线,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出行计划来进行协调。此外,在产品页面上还有时间偏好的设置,车主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选择提醒接单或者不提醒。“如果可以更尊重车主,让车主也可以主动选择路线,这会更好一些。”而这正是此前一位车主的感受。

  疯狂补贴不能少

  滴滴和快的在专车战场上疯狂烧钱的状况,是所有拼车市场的竞争者都不愿意再次看到的,但不可否认,他们已经进入了烧钱补贴的阶段。除了对于所有乘客首单0.5元的补贴之外,更多的是激励车主的补贴。“嘀嗒现在会对每天前四单进行十元的补贴,其次还会根据绕路程度进行补贴。”车主这样反馈。

  而前段时间传出的滴滴入局拼车补贴大战的消息也颇为夸张,滴滴将会给予新注册用户50元补贴,完成首单后再送100元,如果推荐其他人还可以再获得20元。行业内其他的竞争者,也开始了车主补贴力度的加大,从十几块到二十几块不等。

  “这并不是一个良性竞争,拼车和专车不一样,拼车更是出行的一个刚性需求和兴趣所在。”微微拼车的蒲繁强表现出了他的担忧。不过大势所趋,微微拼车也正在积极地和Uber、滴滴等出行领域巨头进行接触。

  随着巨头的进入,拼车领域除了掀起的补贴之战之外,很有可能也会出现站队的现象。针对近日传出“嘀嗒和Uber在进行接触”的消息向嘀嗒拼车方面进行求证时,朱敏表示暂时不方便透露。“但是拼车是一个马太效应很强的领域,需要强大的资金投入,越快拿到投资的企业就可以越快的去占领市场。”

  杜绝黑车是关键

  因为是一对一的服务,所以拼车反而更像是一种“半专车”的体验,但是因为其拥有天然的社交属性,所以拼车双方相对平等一些。不过,这就对拼车服务能不能标准化提出了考验,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约束车主行为的问题。

  在拼车的过程中,也并不都是愉悦的聊天相随,除了前期对于车主的筛选之外,拼车软件也需要为乘客提供更多的基于安全因素的服务。微微拼车就计划在未来推出一系列简单的车主培训,尽管不会提供专车一样的专业化服务,但仍会给车主灌输一些责任意识,来减少在拼车过程中,一些不文明、不愉快的行为的发生。

  嘀嗒拼车的朱敏则表示,对于车主的第一次拼车,他们都会进行一个全程的监控,在服务结束之后会对乘客进行电话回访,收集反馈信息。此外,他们还会对车主进行标签化,提供给用户一些个性化的需求。

  而对于其他更加常见的约束方式,则是UGC的评价体系和投诉方式,通过每次服务之后的点评来形成类似末位淘汰的筛选机制。“虽然双方是平等交流,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收费方负责任更多一些。”朱敏说,有时候拼车的社交属性,反而给自己带来了困惑。用户平等和责任,拼车沟通和过度社交,拼车应用需要在这二者当中做以平衡。

  尽管在安全问题上他们已经为每一单交易进行了保险,在车主和车型的筛选上进行严格把控,但是仍然不能避免黑车司机的存在。不管是哪款拼车软件,大家都承认,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黑车车主的存在。最明显的特征是,这群人,接单次数频繁,即使绕路很远也都愿意去接,而且通常会更愿意接有大量补贴的单子。拼车软件们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大多数软件都是会对车主的接单次数进行限制,防止黑车车主以此进行牟利的做法。

  但是,黑车体验差,服务质量难以有保障,这些也都是用户所在意的问题。据朱敏介绍,黑车司机为了保持利润的最大化,会选择较为便宜的车型,此外车况信息也会不太明确。在前期筛选中,更多的是从车型上进行控制。在嘀嗒的用户投诉反馈中,排位第一的是“感觉像黑车”,朱敏表示,还是希望通过用户的力量来驱逐劣质的车主。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