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尼泊尔籍学者:尼地震救灾应多关注偏远地区

  • 发布时间:2015-04-29 09:4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4月25日突袭尼泊尔的一场里氏8.1级大地震,牵动了世界的目光,更让许多在海外的尼泊尔人感到揪心。牛津大学尼泊尔籍学者卡尔基(Shrochis Karki),目前在英国一家政策研究机构担任顾问,地震发生后,由他组建的名为“飒曼塔基金会”(Samaanta Foundation)的NGO(非政府组织)立即发起建立了一个临时募捐网站,为尼泊尔灾后重建募集资金。

  卡尔基对中国青年报表示,虽然他本人身在英国,但他对社交网络上从尼泊尔发出的的信息十分关注。他说:“据我所知,现在在尼泊尔,许多民众正在进行自助自救,各种各样的来自政府和NGO的救助行动也正在展开。许多身在海外的尼泊尔人也在向地震灾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支持。”

  即便如此,尼泊尔面临的救灾和灾后重建挑战依然不少。卡尔基说:“机场重新启用,国际救援人员和物资的进入已经变得比较容易了。但现在的问题是缺乏一个高效的协调指挥机制,以合理分配、利用这些救援力量和物资。”

  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灾情十分严重,但卡尔基说,他所了解到的情况,让他对偏远乡村地区的灾情更为担忧。“现在绝大多数注意力都集中在加德满都和其他的城市区域,可能因为这些地方是各种信息最主要的来源;城市以外的乡村地区的信息,却几乎传递不出来。”

  卡尔基在做博士论文时曾去过的一个村庄,离加德满都只有一两个小时车程,地震发生后,因为网络和通讯中断,卡尔基几乎无法得到关于那个村庄的任何消息。“我辗转联系到曾调研过的一所学校的校长,他所在的地方离那个村庄只有不到30分钟车程,但就连这位校长也无法得知那个村庄的受灾情况。”卡尔基说,后来他多方联络才从一些朋友那里听说,那个村庄几乎“全军覆没”,只有两栋房子没有倒塌。这种情况更让他觉得,现在的最大挑战,恐怕是要让来自国际社会和尼泊尔本国的救灾力量关注到首都和城市以外的偏远地区,“如果不能及时掌握这些地方的信息,就很难合理有效地分配救援力量、救援物资。”

  卡尔基表示,与近年来尼泊尔政局动荡导致基层政府运转不灵的局面有关,他认为这些农村地区的灾后重建难度也会非常大,他对此特别担心。

  自从2008年废除君主制以后,7年间尼泊尔已换了7任总理。卡尔基说:“政局动荡在尼泊尔国家层面来说不是最大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受政局不稳的影响,虽然基层行政机构还存在,但因为没有民选代表来维持政府的有效运转,使得基层政府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救灾工作很难短时间内在基层全面铺开。”

  尼泊尔农村地区灾后重建面临的另一大挑战,与尼泊尔的经济结构相关。卡尔基解释说:“目前尼泊尔GDP有接近25%的比重由在海外务工的尼泊尔劳工贡献,他们在中东、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从事比较低端的劳务工作,再寄钱给他们在尼泊尔的家人。”在尼泊尔的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在海外务工,当地居住人群主要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农村地区的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缺少足够的青壮年劳力。

  尼泊尔政治、经济结构近年发生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城市地区的灾情。“尼泊尔现在的主要经济增长点集中在加德满都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为缓慢。人们向城市地区快速移民,使得加德满都地区的人口呈爆炸式增长,人口密度极高。人口快速增长,整个加德满都地区近年来又一直处于大建大修阶段,使得城市的承受力显得比较脆弱。”卡尔基说。

  卡尔基还表示,尼泊尔政府事先对可能发生的地震也不是毫无准备。“事实上,地质学家对尼泊尔的地震警告,40年来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尼泊尔政府也有一些准备和行动,比如每年都会举办各种防灾学术会议,媒体、学校和一些基层组织也会在民众中普及防震抗震知识,防震手册、受灾应急包也会被发放到居民手里。”但卡尔基认为,这些努力还不足以将防灾意识上升到具有警示意义的层面,这或许是今后应该可以吸取的教训之一。

  随着全球救灾力量的集结,源源不断的国际援助已陆续到达尼泊尔。身为尼泊尔人的卡尔基说,他对此感到“非常感激”。卡尔基希望尼泊尔与各个国家在救灾过程中通力配合,让这些国际援助得到有效利用,让救援物资覆盖到更多地区和家庭。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