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软拒绝”是另类腐败

  • 发布时间:2015-04-28 01:00:20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据报道,随着高压反腐成为常态,“不敢腐”渐成气候。然而,当前出现了另一种极端:为避免负责任、受牵连,一些党员干部不跟企业接触,不吃不拿也不干,出现不接电话、不批文件的“软拒绝”现象。

  不少网民认为,“软拒绝”实属“为官不为”,既影响企业经营,也损害政府形象,其背后无一例外都是权力任性。为此,必须真正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促使权力主动作为、约束权力胡乱作为或不作为,从而建立新型的政商关系。

  “软拒绝”有损形象

  网民“清风”说,为企业服务,是官员应尽的职责。不让官商“勾肩搭背”,禁止的是钱权交易、权力寻租、利益输送,而不是隔绝、隔离政商之间的关系。怕扯上关系、承担责任,或者没有好处、不愿意服务,其实都是“为官不为”的现实表现。

  有网民称,“软拒绝”是近两年出现的新现象。“软拒绝”或者不办事,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经营、经济增长,也会对政府形象造成新的损害。

  网民“高明”说,一些官员身居要职,拿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纳税钱,为了“明哲保身”,而不为群众办实事,不为社会发展做贡献,就属于典型的不作为。“物先自腐而后虫生”,官员如此行尸走肉、尸位素餐、若有似无,人民如何依靠这样的官员谋发展。难道这样的现象不是另类的“腐败”?

  私利作怪 担当缺失

  网民“youhuayaoshuo”说,遇事先推,人为设置一道道看不见的门槛,让人去揣磨,给了好处再办事,是官场生态恶化,“苍蝇”成群的主要原因,其表现就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软拒绝”的语义其实是“蘑菇”,嘴上说支持,就是没行动。这种行为的背后,其实是私利在作怪。

  有网民认为,只有那些把权力当作与企业进行利益交易筹码的官员,才会通过各种方式对企业进行“软拒绝”。想一想,如果心里没鬼,为什么要采取“软拒绝”的方式与企业周旋,与企业之间砌上一堵墙。说到底,还是权力思维在作怪。

  网民“朱志”说,“为官不为”反映出担当的缺失,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典型表现。企业在为社会创造价值,而官员应当为社会服务、为民办事,成天只想着自己的那点小九九,却忘却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如此官员令人不齿。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有网民称,建立新型的政商关系,就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构一套公开透明的权力运行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把权力真正关进笼子,不再把政商关系当作权力和利益的交换关系。

  网民“唐亦瑭”指出,要防止官员对企业搞“软拒绝”等“庸懒散浮脱”现象,既要建立实施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用制度促使权力的主动作为、约束权力的胡乱作为;更要加强监管,对“软拒绝”等行为从严问责,对逾越官商交往“君子之交”等违纪违规违法行为,绝不姑息护短,彻底斩断官商“勾肩搭背”的利益链条。

  网民“冯海宁”认为,对于官员“软拒绝”,必须要“硬约束”,才能让官员们不敢、不想、不能找理由拒绝为企业办事。首先要通过考核问责去触动官员利益。其次,进一步简政放权并细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再者,也要允许官员有适当的试错机会。一些官员“软拒绝”是因为怕担风险,那么,就应该打消官员这种顾虑。(记者 陈伟 整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