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创新是否有边界
- 发布时间:2015-04-27 06:34:23 来源:山西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贴条险”之后又见“跌停险”
股票跌停一次,可获1万元赔付?在股市炙手可热的当下,一些互联网平台借机大做文章。一家投资社交平台在4月发布的“跌停险”,就是一款引起争议的创新产品。此前不久,同样由非保险企业在网上推出的“贴条险”,也受到网友关注。
针对上述“创新产品”,保监会均在第一时间发布了风险提示。随着互联网保险在最近两年快速发展,类似“奇葩保险”层出不穷,一次次地突破消费者的想象空间。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保险产品是创新还是噱头?互联网时代的保险创新是否有边界?
本月初,雪球网宣布与国内某保险公司合作开发股市“跌停险”。宣传资料显示,“跌停险”可为股市投资损失提供保障,并对18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的股民开放预约。赔付标准分为ABC三档,分别对应低波动风险股票、中等波动风险股票、高等波动风险股票。以A档为例,单只股票投保金额为100元,购买一份跌停险,投保期内,如果发生股票单日跌停,一次性赔付1万元;如果发生单只股票两次跌停,一次性赔付2万元;单只股票3次跌停,一次性赔付3万元,3次以上则按3次计算。
不过,在发布消息不到一周之后,“跌停险”遭到保监会点名。保监会表示,保险风险是指尚未发生的、能使保险对象遭受损害的危险或事故,具有客观性、可能性和偶然性。保险风险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不可控,而股票“跌停”是可以受人为因素影响的。保监会还提示称,“跌停险”类似对赌游戏,有“博彩”嫌疑,利用“跌停险”对股价波动进行保障有可能进一步放大金融风险。
事实上,互联网保险创新近年来一直在制造各种话题。37℃高温险、雾霾险、赏月险、世界杯遗憾险、喝高险、吃货险……似乎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那么,企业推出这些险种的意图在哪里?业内人士表示,如今与保险业务有关的APP大量涌现,面对激烈竞争和生存压力,这些APP纷纷推出“奇葩保险”来吸引眼球。作为与互联网结合的创新产品,这些产品都有一定娱乐化特征,其主要目的是营销,在短期内迅速提升企业知名度。
人们注意到一个新现象,以往的保险创新产品虽然无厘头,但至少是保险公司开发的。而近期的“跌停险”“贴条险”却是“伪保险”,并非由保险公司开发。从保监会最近的风险提示中可看出这一点。如保监会在对于“贴条险”的风险提示中称,“‘贴条险’只是打着保险旗号的‘李鬼’,与保险并不沾边。”在对“跌停险”的风险提示中,保监会表示,“目前,未接到有保险公司开发此类险种的报告。”
根据《保险法》相关规定,只有保险公司才是开发保险产品的合法机构,且所开发的产品需向保监会报备。但在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相信,无论是“李逵”还是“李鬼”,各种创新产品今后只会越来越多。这无疑对互联网保险的创新边界和监管提出了新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对此应作进一步明确,在鼓励创新的同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此外,对消费者来说,对于一些意在“求关注”或者套取个人信息的产品,也应多加留意,避免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本报记者 张巨峰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