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朱弁误把春来当春归

  • 发布时间:2015-04-25 02:31:0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文·林之光

  ■科林碎语

  南宋朱弁,在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出使北方金国。他一身正气,不受威逼利诱,被金国拘留长达15年之久。他在拘留期间有一首《送春》诗:“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雨霏微。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诗的首联是说,他所在的地方(可能在黑龙江省附近)和南方杭州自然景色大不一样,这里春天很冷,三月(阳历4月)人们还爱穿棉衣。第一句的“稀”,主要可以理解为“稀见”,即南方人会觉得很稀奇。可能也可以理解为“稀疏”,因为疏树光秃,景色萧条。颈联主要表达他的乡愁(客愁),意思是他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到了家乡春季经常下的毛毛细雨。“雨霏微”也是补足第1句“风烟节物眼中稀”的,因为这里春季气候与故国相比不仅冷暖不同,而且晴雨也有很大差异:南方是春雨,而北方是春旱,日照很多。

  第3联是两个倒装句,即“山下初见小桃花,沙头未飞弱柳絮”。他觉得春天快要回去了,而他的归期却遥遥无期,因此才有第4联:“把酒送春别无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但是,问题出来了。古人都认为柳树飞絮是晚春和春归的物候,柳絮还未飞,朱弁送的什么春呢!

  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柳絮虽未飞,但从观察柳枝知即将要飞;或者往年此时柳絮已飞,而今年尚未飞。因为柳树必定会飞絮,否则千年来何以自然繁殖。

  另一种可能,就是写诗方面的需要。因为诗中咏景色的词都是对称的。例如,第2联中用乡愁的“愁云”,对故乡的“梦雨”。第3联中用“柳”对“桃”,用“沙头”对“山下”。沙头即有沙,也可补足“风烟节物眼中稀”,因为南方是没有“沙头”的。用“花初见”对“絮未飞”也很严格。因为此诗在对法上都以“小”对“小”,例如第2,3联中以“弱”对“小”,以“片段”对“霏微”。所以如果用“已飞”对“初见”,趋势上就不和谐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违背了客观事实。因为就北京而言,“花初见”后大约一个半月才“柳飞絮”。所以两者是不可能紧接或同时出现的。而且,如果“絮已飞”,春已归,再去送春,岂非也“马后炮”了吗?可见,确是不能用“絮已飞”来对“花初见”的。相反,如果预计在飞絮前“把酒送春归”,反倒是很富诗意的。

  不过,朱弁还是有错的,而且是方向性的错误。即他把“春来”当“春归”,因为春到漠北后不仅不是南归而是更加向北远去。

  我国气象部门习惯以5日平均气温升过10℃为入春。因为那时桃李花开,万紫千红。按此标准,北京4月初入春,向北到黑龙江最北端漠河约5月中旬末入春。但是大地还在继续升温,春季并未止步漠河。例如到大约北极圈附近号称北半球的寒极的奥依米康,大约6月上旬才进入春天。可是春天到这里仍并未止步,因为那里最热7月的平均气温仍有16℃多。要到大约接近北冰洋沿岸,最热月平均气温才低于10℃,春季才会止步。那里连柳树等乔木都已经不能生长,代之以灌木以至苔原了。因此如果朱弁知道,他送的是春天的继续北上而不是南归,也就不会有这首有名的《送春》并流传到今天了。

  不过,其实朱弁肯定也知道,春天从杭州北上后,接替春天的是夏季,不可能再南返杭州。所以朱弁只是找由头写诗表达他思念故国而已。但是我国文学界似乎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多就文论诗。因此从这件事也证明了我的一个观点,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仅靠文学家是不够的 ,需要自然科学家的参与”。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