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市场前瞻:七大利好PK三大利空
- 发布时间:2015-04-23 09:04:4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利好消息:
姜洋:将允许台资以RQFII方式投资A股
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昨日表示,证监会将继续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扩大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积极推进启动深港通和完善沪港通的相关工作。待《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实施后,将允许台资金融机构以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方式投资大陆资本市场。
姜洋是在第五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上作上述表示的。他指出,近年来,大陆资本市场紧紧围绕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一中心任务,持续发展壮大主板市场,改革创业板市场,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到全国,推进规范发展服务小微企业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多层次股权融资格局初步形成。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努力使之成为服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无形之手(财苑),成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广阔平台。
姜洋表示,近年来,随着两岸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以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稳步实施,两岸资本市场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证监会将研究进一步降低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资格门槛、允许QFII投资大陆国债期货等问题。待《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实施后,证监会将允许台资金融机构以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方式投资大陆资本市场,进一步便利台资证券公司申请大陆QFII资格,允许符合条件的台资金融机构按照大陆有关规定在大陆设立合资公司并提高持股比例等。上述措施将进一步扩大大陆资本市场对台开放程度,有力促进两岸资本市场交流和合作。
他还提到,证监会将进一步扩大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合作,支持香港繁荣发展。一是积极推进启动深港通和完善沪港通的相关工作。二是加快推动两地基金互认安排,借鉴香港与其他地区互认经验,在监管体系相对独立、监管标准基本趋同的基础上,通过两地监管合作早日实现基金互认。三是继续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推进内地资本市场对港开放,积极参与内地全境基本实现与香港服务贸易自由化相关工作。
姜洋强调,证监会将强化与台湾、香港地区的沟通联系,优化政策制定、监管执法、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协作方式,携手推动两岸三地资本市场开放对接和互利共赢,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积极作用。
外汇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香港获批RQFII额度2700亿元,新加坡获批186亿元,英国获批122亿元,法国60亿元,韩国170亿元,德国60亿元,合计3298亿元。
巨量资金涌入股市
经历了周初的犹豫和调整,在源源不断的巨额增量资金推动下,A股多头人气再度迸发,沪综指周三再获百点升幅,并且逼近4400点整数关口,创出2008年4月份以来的新高。
3月以来,A股的加速上涨吸引了场外资金的不断入市。尽管在沪综指站上4000点之后,市场对A股短期走势的分歧加大,但对长期牛市的乐观预期和股市的“赚钱效应”,吸引着源源不断的资金加速入市,成为推动股指上涨的主要因素。
中国结算最新周报显示,上周两市新增A股账户数325.71万户,创下历史新高。新开A股一码通账户123万户,较前一周的84万户环比增长46%。与此同时,证券保证金继续大规模流入,据投保基金统计,上周保证金净流入7814亿元,为连续四周净流入。截至4月17日,本月保证金已累计净流入1.22万亿元。而保证金期末余额也达2.54万亿元,为有统计以来的新高。此外,两融资金入市热情未减。根据沪深交易所最新数据,周二两市融资余额报1.73万亿元,较前一日再度回升。
分析人士指出,资金的加速入场显示出对市场信心的增强。上周,两市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4015.02万户,占期末A股总账户数的比例为20.64%,该比例已连续五周上升,显示投资者交易热情持续走高。
而在周一市场分歧加大、股指放量下跌的当晚,国泰君安策略组进行了一次市场情绪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33份。结果显示,68%的投资者认为牛市进入中期,另有22%的投资者认为牛市仍然处于初期。
全球重估中国概念 欧美热钱加速涌港
在内地资金继续南下扫货的同时,欧美热钱近日也向香港发起第二波攻势,港汇再度告急!
22日下午,香港金管局再度入市承接港元买盘,捍卫联系汇率制度,向市场注入15.5亿港元流动性。这是金管局本周第4次入市,也是本月第9次干预汇市。本周注入的208亿,加上4月初注入的逾300亿,为应对热钱涌港,金管局本轮已累计注资近550亿港元。但22日港汇依然很强,继续挑战7.75强方保证水平,金管局继续注资已箭在弦上。
值得注意的是,金管局近几个交易日的注资都发生在欧美交易时段,显示涌港资金流入的来源并非单一地来自内地。事实上,中国居民资产再配置、A股及港股持续大涨,正带动全球投资者重新审视中国概念资产的估值空间及投资价值,香港本地机构及亚洲基金已开始介入,欧美的一部分“聪明钱”也已闻风而至。
清明节后,内地资金源源不断南下港股市场扫货,引爆投资新热潮。 9日欧洲交易时段,香港金管局时隔8个月后再度出手,向市场注入31亿港元流动性,以抑制港元强势,揭开香港新一轮的汇率保卫战的序幕。
由于涌港资金持续在外汇市场上抛售美元、买入港元,导致港汇持续挑战强方兑换保证水平,为捍卫联汇制,香港金管局频频入市干预汇市,至15日,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透露,金管局已承接44亿美元沽盘(341亿港元),并指出资金流入与港股畅旺及交投创新高令港元需求增加有关。
热钱在上周后半周稍作休息,于20日发动第二波攻势,迫使金管局于当天欧洲交易时段和纽约交易时段两度入市,分别注入23.25亿及92.60亿港元流动性。但港汇依然走强,并在21日欧洲交易时段金管局再度入市注入77.5亿港元后,继续贴近强方兑换保证水平,使得金管局22日欧洲交易时段不得不再度出手。
4月9号以来,香港金管局共对外汇市场进行了9次干预,累计向市场注入近550亿港元流动性。
“‘水’涌香江意在买入中国,随着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及其他渠道进入港股市场,并迅速成为左右市场的一股新力量后,外资也不得不重新审视中资股的估值及趋势变化,并调整中资股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有香港市场分析人士指出。
汇业证券分析师岑智勇(财苑)认为,香港股市的资金来源,已出现了结构性转变,中资机构投资者成为新的主要购买力。有别于沪港通开通初期南下资金主要以零售投资者为主,中资机构投资者似乎较着重基本分析及估值,并会在与港股、A股的比较中寻找估值较低者去投资。正因如此,近期不少估值较A股同业有吸引力的二、三线中资股,尤其是科网类股份,都成为被追捧对象,不时出现在50大升幅榜中。
核电国产化率未来有望达到95%
国内核电近期捷报频传。上证报记者从22日召开的中国核能行业协会2015年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上获悉,今年年内预计将有8台核电机组投入商运,有6-8台机组开工建设,成为核电投入商业运营最多的一年。此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设备国产化率未来有望达95%,将大大提高核电设备厂商的景气度。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张华祝介绍,今年预计将有8台核电机组投入商运,有6-8台机组开工建设。经过30年发展,截至2014年我国营运中的核电机组达到22台。这也意味着,今年核电开工建设数量是前30年总量的1/3。
“核电是高效的清洁能源,目前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仍然较低,因此下一步应继续在确保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核电。”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昨日在会上指出。
上证报记者还获悉,随着三代核电技术国产化率提高,将既解决核电装备制造企业产能过剩开工不足问题,也能提升我国装备制造整体能力。中广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咸春宇介绍,华龙一号首堆建设国产化率将不低于85%,批量化建设后设备国产化率不低于95%,关键设备供货可以依托现有核电机组已经形成的国产化能力。此外,另一个三代核电技术重大专项CAP1400设备国产化率也达85%。
分析人士称,95%的设备国产化率目标为首次提出,意味着除了核心设备,其他设备将全部国产化。
建设进度方面,自4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建设“华龙一号”示范机组,项目建设进入快车道。中核集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在核工展上介绍,昨日福清5、6号项目正进行国家核安全局最后一轮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后即可获得最后核准,厂址现场施工准备满足4月底或5月初FCD条件,近期将正式开工,预计2020年商运。
咸春宇也介绍,中广核防城港3、4号机组正在文件评审的高峰期,5月现场负挖,目前部分主设备已签订采购合同,预计7月底开工。
上周新增A股开户数环比增93.77%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2日公布,前一周沪深两市新增A股开户数3257068户,环比增加93.77%,创历史新高。当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4015.02万户,环比增加16.45%。
银行卡清算市场6月起开放 银联垄断12年局面终结
厉兵秣马30载,VISA、MASTERCARD等国际卡组织巨头迎来了中国清算市场的开放。
4月2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实施银行卡清算机构准入管理的决定》,从2015年6月1日,符合要求的机构可申请“银行卡清算业务许可证”,在中国境内从事银行卡清算。这意味着在中国清算市场一家独大12年的局面被打破,中国银联将告别垄断时代。
“5年经验”卡住一大批机构
根据规定,申请成为银行卡清算机构需要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至少具有符合规定条件的持股20%以上的单一主要出资人,或者符合规定条件的合计持股25%以上的多个主要出资人;且提出申请前应当连续从事银行、支付或者清算等业务5年以上。
央行表示,银行卡清算业务包含持卡人、商户、收单机构和发卡机构的大量金融信息,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关系到银行间清算秩序,因此,对银行卡清算机构实施准入管理。
“门槛还是比较高的,5年业务经验,就是说2010年5月以后从事支付业务的都没有资格,这就刷走了一大批。还有连续3年盈利的要求,目前看银行、以及支付宝、腾讯这些第一批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应该问题不大。”一支付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国际卡组织要做的准备更多。央行要求在中国境内要有能够独立完成银行卡清算业务的基础设施和异地灾备系统,这对于国内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并不是问题,但对于国际卡组织确是个难题。“在其他国家地区还没有这个先例,如果要真正建立这样一个基础设施和系统估计至少也得一年半载。”一熟知国际卡组织人士表示。
对于境外机构而言,中国清算市场开放这一消息等了近30年。
上个世纪90年代,国际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1988年,万事达成立北京代表处,5年后VISA也来到中国设立代表处,多年来,中国的银行卡清算市场始终未能开放,国际卡组织只能分享中国人境外消费的部分市场。
2010年6月,VISA与银联“反目”,VISA封堵中国银联部分境外通道,最终WTO定案:银联在中国市场并没有垄断行为,但需要尽快开放境内支付清算市场。中国支付清算市场开放提速。去年10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我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
据了解,央行将在近期发布细则,将明确线上和线下跨行交易清算规则、发卡标准、账户管理标准等,以及申请成立卡组织的准入门槛等。
银联垄断清算市场12年
成立于2002年的银联,是目前我国境内唯一的支付清算组织,在国内从事支付业务必须通过银联渠道。
按照相关规定,国内每刷一次卡,提供刷卡机的商户都需要支付一笔手续费,发卡银行拿走70%,提供POS机的银行或银联的子公司“银联商务”拿走20%,银联拿走10%。坐收政策之利,银联一直备受垄断指责。
清算市场开放后,冲击最大的就是银联。银联总裁时文朝曾表示:“银联就此将要‘裸泳’了。”面对已经摆在眼前的竞争,中国银联昨天表示,将与其他银行卡清算机构在同样的监管条件下,依法合规开展平等的市场竞争。
事实上,银联对此次市场开放早有准备,去年底就提出“二次创业”的概念,目前正逐渐退居机构客户身后,扮演起平台服务角色。
一位第三方支付人士表示,这两年来银联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也不那么“官僚”了,一直在寻求创新发展,但由于原来的国企体制机制原因,有些想法执行不到位,转型并不那么容易。
各地力推机器人产业 智能制造前景广阔
4月22日召开的人工智能与服务型机器人论坛上,来自北京市科委、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相关领导透露,我国将加快推动发展人工智能,加快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据北京市科委万荣处长介绍,各地都在加快发展智能机器人产业。如北京正在起草制定推动北京智能机器人工作意见的征求意见稿,2个月内这个意见稿将向社会发布,未来还将加大政府采购力度。市场对机器人有巨大的需求,并在助老助残、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家政娱乐领域已经形成产品应用。为此,仅北京一地,当地政府就支持机器人科技项目30多项,投入科技经费1亿元,带动社会投资潮近3亿元。上海、沈阳、昆山等多地前赴后继建设了机器人产业园区。
同时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相关负责人透露,去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共计5.6万台,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近5年的产业年均增长率接近60%。专家指出,汽车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最为广泛,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在军事、精细外科和危险作业等领域的应用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专业机构预测,2015年工业机器人的产业规模有望超过万亿,智能制造及智能化设备的行业前景乐观。就全部产业链来看,以深圳为例,数据显示,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信息、家电、通讯等装备制造业的产品规模已达3000多亿元,居全国前列。2012年深圳的机器人企业产值平均增长速度超过了30%,个别企业的增速甚至达200%。长期来看,未来这一行业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产业爆发将是大概率事件。
机器人产业也是国家重点布局、推动发展的“十三五”新兴产业之一。据悉,2020年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基本建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服务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未来有望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医疗机器人、家用机器人等部分服务机器人实现产业化、培育出2家至3家年产千万台以上,产值规模超过百亿、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打造出5个至8个机器人配套产业集群,并在人机共融的新一代机器人样机研制取得突破。
上市公司中,华工科技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汽车制造领域,技术先进,公司应用激光三维远程机器人焊接系统,为一汽大众奥迪Q5等高端车型的部件加工。此外,公司研发的电子传感器,主要开发生产医用温度传感器等。华中数控在年初推出的新一代云数控服务平台,实际是工业4.0或者大数据采集的智能化技术运用。2015年,公司将围绕主业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以创新发展为基础,加强数控技术核心竞争力的投入,加快数控系统和机器人等系列产品的市场推广。
利空消息:
部分信托公司暂停新开伞形信托
在A股此轮多空博弈中,伞形信托再次被推至风口浪尖。
继今年2月叫停券商代销伞形信托后,4月17日,证监会针对券商两融业务再次强调,不得以任何形式开展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毫无疑问,这给当下火爆的A股市场打了一剂冷静剂。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部分券商已明确收到指示暂停伞形信托,部分信托公司本周开始也已暂停开设新的伞形信托,个别信托甚至暂停增设伞形产品子单元。
深交所公开谴责中科云网控股股东
深交所今日公告,对中科云网(002306)控股股东孟凯及其一致行动人进行公开谴责。
深交所表示,谴责原因系中科云网控股股东孟凯及其一致行动人克州湘鄂情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克州湘鄂情”)未履行公开承诺事项。经查明,2013年11月1日孟凯及克州湘鄂情承诺,在每次减持公司股票资金到账后的三个月内,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将上述资金总额的30%无偿向公司提供财务资助。该承诺于2013年11月5日披露,披露当日公司股票达涨幅限制。
其后,克州湘鄂情减持公司4000万股股票,截至2014年10月8日,该笔减持款到账1.5亿元。按照上述承诺,克州湘鄂情应在2015年1月8日前向公司提供财务资助4500万元。根据公司公告,截至2015年4月10日,孟凯及克州湘鄂情仅向公司提供财务资助款3000万元,其余财务资助资金最终能否提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承诺事项履行情况对上市公司影响重大,也是投资者决策的重要依据,诚信为本、严守承诺是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主体必须履行的义务。该事件中相关主体诚信意识淡漠,深交所依规严肃惩处,正是加强承诺监管的具体体现。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还指出,近年来,深交所诚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诚信档案、监管措施信息等已经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方式及时公开。在监管转型的背景下,深交所将持续加大对承诺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建立承诺履行与公司风险分类监管等工作的有效衔接,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监管效果,切实维护投资者权益。
另据中科云网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孟凯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正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也因涉嫌证券违法违规行为,正在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股票存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风险,公司债也存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
*ST二重75.65亿元债务逾期 退市及债务危机同时引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连年巨亏而寻求主动退市的方案被中小股东否决后,*ST二重(601268)再度陷入巨额债务逾期困境中。
*ST二重今日披露,截至4月21日,公司及旗下控股子公司累计有75.65亿元债务逾期。其中*ST二重逾期债务包括银行贷款本息62.89亿元、商业汇票5.28亿元、融资租赁本金及租金2801.22万元,另有银行贷款本息5.08亿元、商业汇票2.12亿元的逾期债务之债务人系*ST二重全资子公司。
对此,*ST二重将原因归咎于重机行业持续低迷致公司连续亏损,资金极度紧张。公开资料显示,*ST二重2011年~2013年分别亏损1.4亿元、28.89亿元、32.07亿元,去年前三季度亏损14.18亿元,去年全年则预计巨亏78亿元,超过前三年的亏损总额。
查阅*ST二重去年三季报,公司去年9月底的净资产仅为4.03亿元,同比大幅减值77.79%,而去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3.34亿元。资产负债表显示,*ST二重去年9月底的短期借款高达70.9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也高达22.5亿元。与之相对的是,*ST二重去年9月底账面货币资金仅有约4亿元,该公司95.87亿元的流动资产主要体现为应收账款(35.94亿元)及变现能力极差的存货(49.22亿元)。
事实上,*ST二重去年中报、一季报及2013年的定期报告中均显示,公司可变现的资产远不足以覆盖短期负债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债务危机一触即发。
果不其然,*ST二重今日宣布75.65亿元债务已经逾期,公司面临巨额偿债压力。另据*ST二重去年三季报显示,公司长期借款也达25.72亿元,在盈利能力迟迟无法改善的情况下,未来*ST二重的偿债压力有增无减。
在宣布债务逾期之前,*ST二重曾于今年2月份计划主动退市。彼时,*ST二重实际控股方国机集团向全体股东发起全面要约收购,但遭到部分中小股东否决,截至4月3日,国机集团未能预受的要约股份数1.13亿股,导致主动退市计划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