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

  • 发布时间:2015-04-22 07:35:56  来源:厦门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火炬园。

  戴尔(厦门)有限公司。

  联芯项目鸟瞰效果图。

  火炬(翔安)产业区。

  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土地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其利用程度精细化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是当前国土资源工作的当务之急。因此,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和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将牢固树立“保护土地资源就是保障长远发展”的理念,适应新常态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联合探索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益和发展水平,为加快火炬高新区发展和“美丽厦门”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展望2015

  2015年,火炬高新区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全市251个重点在建项目中,位于高新区的占比接近一半;火炬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安基地将加快土地征收速度,一大批电子、电气企业将逐一落地;两岸合作示范区成立管理局,前期规划初步成型,将加快开发建设进度;龙头山片区将进行改造……

  市国土房产局驻火炬高新区工作处相关负责人指出,相关部门将靠前服务,积极跟踪协调各项目;主动对接跟进项目建设;协助做好园区项目用地挂牌出让的前期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土地批后监管工作。

  此外,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市国土房产局将严格执行《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厦门市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和《厦门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标准(2014版)》,深入开展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促进高新区节地水平进一步提升,帮助企业盘活资产,助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以实际行动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数说2014

  ■2014年,火炬高新区土地出让合计20宗,土地出让面积169.38公顷,落地项目包括ABB、电气硝子、三安光电等行业的龙头企业。

  ■2014年,《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报告》选取了20家高新区企业作为典型调查对象,这些企业涵盖高新区主要的工业片区。调查结果显示,20家典型企业占地面积共106.09万平方米,仅占整个高新区工业用地面积的8.96%,但是工业总产值约占整个火炬高新区当年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

  本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王远滨李涌泉林志轩

  土地,对于寸土寸金的厦门而言,意义现实而深远。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火炬高新区对“突破‘用地紧缺’”这道命题的回应。近几年来,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市国土房产局协调配合,全力做好项目用地服务保障,注意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的关系,注重创新驱动,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先行先试。为此,高新区涌现出联芯、电气硝子、戴尔、宸鸿科技、ABB等一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典型,为继续深入探索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4年,火炬高新区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6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不到1%的土地创造了全市40%的工业产值,可以说,市国土房产局与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已共同探索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新路。

  1

  从土地入手推进产业转型

  对于火炬高新区来说,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是涉及城市存量与增量有机衔接、产业转型与城市功能提升通盘考量的系统工程。市国土房产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市国土房产局在火炬高新区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更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土地政策引导入园企业走上一条集约发展的科学道路,促进产业升级,打造产业发展高地。基于此,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市国土房产局不仅精心谋划现有土地的发展,更立足长远,考虑今后如何更好地走集约化道路,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更多更好的大项目入驻做准备。

  从长远做规划

  “节约集约用地必须从源头做起,这个源头要从产业布局的角度进行考量。”火炬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重规划先导,优化产业结构”是高新区在用地方面一以贯之的思路。具体说来,火炬高新区在市国土房产局的支持和配合下,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功能集成”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约束,各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指标约束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体系;按照现状条件和区域位置,培育了“6+4”产业链(群),即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电力电器、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和LED等六大主导产业,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技术密集、布局合理和具有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有效提升和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以平板显示产业为例,火炬高新区引进友达光电、冠捷显示、天马微电子等一批企业落户后,上百家相关配套企业纷至沓来。去年底引进的电气硝子基板玻璃项目,作为上游最核心部分,更是完善了平板显示产业链。可以说,正是土地集约利用推进了产业集聚。

  保障高新区项目及时落地

  为确保高新区建设项目按时动工建设,市国土房产局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局领导多次深入火炬高新区在建项目工地进行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用地问题,有效保障了火炬高新区多个重大项目及时落地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项目用地服务水平。

  一是积极协调解决重点项目农转用报批问题。一方面帮助指导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单位补充完善报件材料,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国土厅的协调沟通,为开发区急需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并解决用地审查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二是建立重点项目农转用报批实时跟踪制度。拟定《重点建设项目涉及农转用与土地征收工作责任分工表》,将每个涉及农转用项目办理从市局、分局等各个环节,一一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实时跟踪农转用办理进展情况,并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三是优先满足开发区建设用地指标。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向开发区倾斜,优先确保重大产业项目、配套基础设施等用地需求。

  严设“准入关”

  每个园区企业在入园时和入园后,都要接受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和市国土房产局联合组织的用地“体检”。“我们在招商时就把集约利用土地作为项目洽谈的重要内容,严格执行规划等指标。”火炬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对于入园企业,火炬高新区提出“四高标准”——高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值,重点鼓励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高效益项目、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项目、能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项目。

  另一方面,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市国土房产局注重指标控制,提高供地门槛。严格执行《厦门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坚持以实际生产需要定面积,严格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五项控制指标。

  2

  创新模式节约每一寸土地

  在火炬(翔安)产业区转上一圈,不难发现许多厂房为多层建筑。这样的细节和集约节约用地相勾连——对于新入园的企业,火炬高新区都要求企业必须精打细算,节约每一寸土地。

  去年底,市政府出台《厦门市推进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意见》,我市将通过加强工业用地“批前、批中、批后”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一是科学布局规划,发挥集聚效益。编制《厦门市工业园区布局规划》,明确各专业园区的产业定位,加大对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等各类工业园区的整合提升力度;二是实行联合会审,严格执行标准。国土、规划、经信等相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联合会审工业用地项目,颁布实施《厦门市工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2014版)》;三是创新供地机制,实行弹性租让,建立工业用地“租让结合、先租后让”供地制度;四是加强批后监管,强化履约检查。完善土地出让合同内容,实行土地出让合同履约保证金制度,建立工业用地项目土地利用绩效评估制度;五是积极鼓励引导,盘活低效用地。

  对此,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市国土房产局全面掌握辖区内的工业用地建设和使用情况,通过实施自行整改引进新项目、空闲土地转让或协议收回等处置措施,进一步提升低效工业用地效益。

  近年来,在市国土房产局的支持和配合下,火炬高新区筑巢引凤,建造标准厂房。截至2014年底,高新区先后投资兴建了90幢标准化厂房,面积达到103.11万平方米。通过建设标准通用厂房,积极拓展用地空间,既满足无特殊工艺要求的工业项目,又大幅提高建筑密度、容积率和土地投资强度。

  盘活低效和闲置土地

  在火炬高新区,“零土地招商”是一个典例。所谓“零土地招商”,即引进项目不新占土地,投资者通过租赁闲置厂房进行生产运营,以此盘活利用低效土地,或者鼓励企业在现有土地上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火炬高新区出台了盘活利用闲置厂房的措施,力推“零土地招商”,充分利用现有厂房进行招商,变闲为宝,使众多企业从中获益。近三年来,高新区内宸鸿科技、晶宇光电、开发晶照明等多家企业纷纷追加投资,并吸引大批配套企业前来落户。

  为防止土地闲置,火炬高新区管委会和市国土房产局对包括联芯、电气硝子在内的企业采取了分期供地的方式,以提高其效率。而对于已收回的土地,高新区则想方设法盘活土地,让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像科华恒盛在火炬园的这块地就是一个好典型,原有的企业撤资了,土地被收回后出让。”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举例说,及时盘活土地,让寸土变寸金,一直是土地集约节约工作的重点。

  拓展发展空间

  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还和产品本身结构的优化密不可分。为此,火炬高新区扶持技改,调整产品结构,积极落实省、市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近三年来,高新区共安排近5000万元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53个重点制造业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促进了企业节约集约用地。全市共21个企业项目荣获2014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火炬高新区有10个企业项目上榜,占全市获奖企业项目总数的48%。其中2个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占全市获一等奖企业项目数的50%。

  火炬高新区还将目光投向“孵化器”,打造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加速器等创业孵化机构,大力扶持创新创业,促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近年来,火炬高新区先后创办了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厦门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光电子孵化器等特色鲜明的专业孵化基地,共孵化出500多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其中有20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如上市企业美亚柏科易联众三五互联、科华恒盛、飞鱼科技,知名互联网公司四三九九、美图网科技等,都是火炬高新区孵化创新力量的有力佐证。

  3

  强化监管聚拢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用地不止是字面上的要求,更是落地生根的行动规范。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市国土房产局强化监管,加大出让合同管理力度。在市政府与企业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同时,火炬高新区与企业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书》,对出让土地的开工与竣工期限、投资总额、投资强度、绿地率、容积率、建筑密度、工业企业内部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的比例面积、闲置费标准以及各项违约责任等事项进行了约定,并定期到项目所在地进行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协议书》的规定执行,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履约率。

  同时,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市国土房产局加大用地批后监管力度。建立“项目跟踪表”制度,对区内所有用地项目建立信息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定期更新信息内容,增强了土地批后监管的针对性。建立建设项目巡查制度,对项目建设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确保在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违规使用和土地闲置问题。

  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也是高新区土地监管工作的重要一环。火炬高新区管委会与市国土房产局采取服务促进、处罚问责等措施,引导用地企业主动盘活闲置土地;实施“腾笼换鸟”,把闲置、半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向优质项目转移配置,使土地资源向具有技术优势、品牌优势的企业倾斜,实现在不增加土地占有量的基础上,提高园区土地的产出效益。截至2014年底,共清理收回了18宗闲置土地,面积3322.61亩,安排了天马微电子、宸鸿科技、乾照光电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用地,并根据不同地块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挂牌、拍卖、转让等多种形式予以盘活。

  新闻链接

  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厦门软件园(一期)综合楼、技术服务楼等项目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竣工,但由于规划竣工验收、单体质量评定表等资料缺失,至今未办理权属登记。对此,市国土房产局火炬工作处针对实际情况开出了“药方”——建议先行进行产权测量,咨询相关审批部门后再提交上级部门协调。

  上述的例子并非个例。几年来,市国土房产局火炬工作处主动对接、服务火炬高新区企业,建立项目跟踪、落实、协调事项,协助做好包括联想大厦、光辉楼、创业园综合服务楼和1号通用仓库在内的火炬高新区内各用地单位权属登记材料,对历史遗留的权属登记提出解决建议,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全年接受咨询权属登记事项200多项,协调推进事项20多项。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