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的牵挂
- 发布时间:2015-04-13 02:31:50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如果南繁季节到了,育种人员还没来,我都会主动打电话过去问‘怎么还不来,都快没饭吃了’。”南滨农场职工石章琼虽说来了海南20多年,却不改“川妹子”的爽直麻辣,“像我这样没有土地、没有工资的下岗工人,收入来源全靠南繁。”原来,南繁期间每人1万多元的工资,几乎是石章琼夫妇一年的全部收入。
作为玉米研究中心与南繁工人之间的中间联系人,她除了自己到玉米研究中心的南滨农场基地帮工,还要帮忙张罗着找工人。“用人最多的是授粉,最多一天能用二三十个工人。”石章琼告诉记者,工钱每年都会上涨,今年涨到每天120元了,春节前大家都拿到了工资,多的1万多元,少的也有8000多元。
靳从林是玉米研究中心南滨农场基地少数几个长期工之一。收获期间,早上8点不到,他就带着1.5升的塑料水杯下地了。杯子往地头一放,老靳就开始根据套袋的颜色分门别类收获玉米棒子。正在收获的这一行种了7个材料,分别用蓝色、白色、粉色等不同颜色的授粉袋及编号牌标记着,只见老靳小心翼翼地将套着相同颜色授粉袋的玉米棒子摆到一起,还要跟茎秆上的编号牌再对一遍。“玉米工都是手上的活儿。”穿着长袖白大褂,微胖的老靳额头上很快渗出了汗珠,他也顾不得擦一把,“一个环节错了,后面所有的工作都白费了。”
南繁育种,润物细无声地改变着三亚乃至海南的农业和农村。据海南省农业厅统计,南繁科研育种每年租地10万亩左右,给当地农民带来的直接收益超过1亿元;与南繁相关的交通运输、劳动就业、社会服务等产生的间接效益也达数亿元。
然而,南繁育种和当地农民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从建设基地到材料加代,同事口中的玉米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邢锦丰是个能吃苦、有担当的汉子,但在老邢心里,16年来最难忘的却是在地头吃的一顿午饭。“我还清楚地记得是白米稀饭、煎蛋和咸鱼。”老邢告诉记者,那一年,课题组梅山租种了100亩地繁种,雇了40个当地农民收获。有一天午饭时,因为订的盒饭没有及时送到,他就忍着饿继续干活。“一对帮工的黎族母女发现我没有吃饭,就两人吃了一份,省下一份给了我。”
要说南繁和农民的关系,其实收益最大的还不是海南农民,而是北方用种的农民。“老百姓多打了粮食,增加了收入,比什么都高兴。”3月5日,正是元宵节,程相文心里惦记的、嘴里念叨的都是玉米。他告诉记者,今年承担了一个玉米籽粒机械化直收攻关项目,负责提供200亩试验田,把31个籽粒直收的品种都种在同一块地里,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从中选出最好的品种来。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