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外学者纪念梅兰芳访苏演出80周年

  • 发布时间:2015-04-12 07:32: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应妮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新网北京4月11日电 (记者 应妮)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10日、11日在京召开了“纪念梅兰芳1935年访苏演出八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忆一段中外文化交流佳话的同时,与会者们也总结了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展示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提供了可行建议和构想。

  八十年前的奇迹

  1935年3月至4月间,应苏联对外文化协会的邀请,著名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率团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演出。邀请单位专门成立了接待梅兰芳委员会,主席由协会会长C。阿罗舍夫和当时中国驻苏大使颜惠庆担任,委员包括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梅耶荷德、爱森斯坦等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因观众购票空前踊跃,梅兰芳等原定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八场的演出,应苏方要求,改为十四场,并在世界久负盛名的莫斯科大剧院加演一场作为临别纪念。

  被称为“苏联电影艺术最卓越代表”的爱森斯坦专门把《虹霓关》之“对枪”一折拍成电影,并把京剧的许多艺术融入了他此后的电影艺术的创作中。苏联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著名戏剧家如梅耶荷德、布莱希特等高度赞扬梅兰芳的演出,他们此后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关注和研究,更促进了欧洲现代戏剧的发展,这次访问演出进一步宣传并确立京剧这种古老的东方戏剧艺术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中国戏曲艺术对外传播最成功的范例。

  两位大师的交流

  梅兰芳之子梅葆玖说:“如果说梅兰芳访美演出的成功,使西方人重新认识了中国戏剧,那么梅兰芳访苏演出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传播,更在于使京剧艺术有了理论的系统的阐述。”他表示,“著名导演爱森斯坦拍了他认为是典型京剧的电影《虹霓关》,留传至今。当天苏联《真理报》文章的标题就是《伟大的爱森斯坦拍了伟大的梅兰芳》。”

  俄罗斯爱森斯坦中心主任克雷曼·诺吾穆介绍,梅兰芳在莫斯科时,爱森斯坦几乎每天晚上见梅兰芳,有时欣赏梅的表演、有时进行交流。而爱森斯坦晚期的作品《伊凡雷帝》带有歌舞伎的审美,但也可看出京剧的影子。

  俄罗斯国家艺术研究院梅耶荷德遗产研究委会员谢尔巴克夫·瓦节穆表示,1935年梅兰芳的表演中令先进苏联导演最敬佩的是精简的演员技能,不仅他们能够完全理解这种特别的表演方式,广泛的苏联观众也早熟悉了“程式化”戏剧。

  助力京剧“走出去”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周丽娟结合其在俄罗斯查阅的新闻媒体上报道的近40篇文章分析了梅兰芳访苏演出成功的原因。

  她认为,与访日、访美不同的是,1935年梅兰芳的访苏演出得到了中苏两国政府的支持,为迎接、宣传梅兰芳演出,苏联文化艺术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写了大量的文章,不仅介绍了独特的戏曲艺术,而且对中国的戏曲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这次出访,梅兰芳、张彭春等既借鉴了访日、访美的经验,又充分考虑到了苏联国情的特殊性,在剧目的选择、演出时间的安排等诸多方面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特别是在推介戏曲艺术的演讲中更是关注到了欧洲观众的接受心理和习惯。

  但与此同时,歧见亦在所难免。武汉大学的邹元江教授指出,虽然苏联报刊对戏曲艺术的价值何在的评价也是比较一致的,把梅兰芳的“绝技”视作是“伟大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但仍认为“这满覆着粉红花瓣的古老梅树已经不能再结(果)实了”,只能寄希望于中国人民伟大的“解放运动”才能将这棵梅树“重新灌注些新鲜的树汁”,这才是“充满新生命的艺术”。“显然,对于这些歧见是需要加以重新甄别分析的。”他说。

  作为本次会议的倡导者,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瑾表示,实践证明,戏曲艺术的对外交流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其在传播价值理念方面更是有着独特的优势。与会者们探讨了这一成功的对外文化交流案例背后的原因,总结内在规律,对当今戏曲艺术对外交流在政策制定和实际操作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构想,为今后在全球化背景下更有效地展示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完整体系及丰富的思想内涵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完)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